第943章 醒来 (2 / 2)
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温以缇靠在床头,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看着常芙慌乱的模样,无奈地笑了笑。
尤典药立刻挤到床边,先为温以缇诊脉,又仔细查看她的眼底、舌苔,反复确认后,才松了口气,声音带着欣慰:“温尚宫,脉象平稳,已无大碍。”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屋内紧绷的气氛瞬间缓和。
温以缇看着他们如释重负的模样,反倒有些疑惑,轻声问道:“我这是……又得了风寒,睡了一天一夜?你们这么多人围着,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语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先开口。
倒是尤典药先打破沉默,补充了一句:“温尚宫先前的气机逆乱,如今也已痊愈。”
“什么?”常芙猛地皱眉,转头看向尤典药满是不解,“之前太医院的人都说,姐姐是因操劳过度加情志郁结,气机逆乱引发昏迷,就算醒来也会损了寿数,需常年静养。可她不过睡了一个月,怎么连这病根都没了?”
尤典药也面露困惑,却不好多言,只能道:“明日我再请伯父来,给温尚宫再仔细诊一次。”
温以缇越听越糊涂,见没人正面回答自己,忍不住提高了声音:“你们到底在说什么?我怎么了?为什么说我睡了一个月?我睡了一个月!!!”
温以缇这下整个人绷不住了!
尤典药轻叹一声,朝常芙递了个眼神。
常芙定了定神,才在温以缇疑惑的目光中,缓缓将她昏迷后的一切全盘托出。
从她昏迷的这一个月里,温家遭人攻讦、温老爷被迫告病,到朝堂上官员纷纷弹劾,再到京城坊间流言四起,却有无数大儒与百姓为她发声。
从安远侯联合勋爵们在朝堂上为她据理力争,到最后陛下虽未降罪,却下旨将他禁足、赵皇后赠药……
桩桩件件,听得温以缇脸色渐渐变了,原本混沌的脑袋,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砸得一片清明。
温以缇脑中的震惊尚未消化,一股难以言说的生理窘迫便涌了上来,脸色瞬间从苍白转为复杂的泛红,连带着眉梢都拧了起来。
常芙最先察觉她的异样,连忙追问:“姐姐,怎么了?是不是哪里又不舒服?”
温以缇被问得脸颊发烫,眼神闪躲着扫过围在床边的众人,声音细若蚊蚋,带着几分羞赧:“那个……你们先聊着,我、我得先去趟茅房。”
话一出口,她自己都觉得有些窘迫。
昏迷了整整一个月,身子早已积攒了生理需求。而且她心里清楚,这一个月来自己能保持干净清爽,没有半分狼狈,定是常芙寸步不离地悉心照料。
一想到这里,她的耳根更热了,只盼着能尽快脱身。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上都露出了释然的笑意。
先前还担心她身子虚弱,如今能有这样的状态,反倒说明她是真的缓过来了。
徐嬷嬷连忙上前,笑着打圆场:“瞧奴婢这记性,大人刚醒,是该先照料着洗漱如厕。”
说着便要扶温以缇起身,常芙也连忙伸手搭把手。
因有诸多要事待温以缇定夺,众人自她醒来后便一直守在屋内,未曾离去。
她一番如厕梳洗后,虽身子仍有些脱力发虚,脚步虚浮,精神头却明显好了许多。
多亏常芙与徐嬷嬷照料得细致,她并未有半分狼狈,换上干净的素色里衣后,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
徐嬷嬷很快从尚食局端来一碗温热的药粥,粥熬得软烂,飘着淡淡的米香,正适合刚醒的温以缇。
她刚端起碗喝了半碗,就听常芙突然看向徐嬷嬷,语气带着几分谨慎:“徐嬷嬷,你没跟尚食局的人提姐姐醒了的事吧?”
徐嬷嬷连忙摇头,眼神笃定:“尚未提及,大人醒了是喜事,但眼下局势不明,奴婢想着,不宜声张。”
常芙点头认同,温以缇也放下粥碗,声音虽轻却带着决断:“徐嬷嬷考虑得周全,做得没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抬眼扫过在场众人,目光渐渐变得锐利,“我醒来的事,此刻绝不能外传。咱们得先好好盘算对策,等找准时机,再打那些人一个措手不及,也好将眼下的被动局面彻底扭转过来。”
说话间,她又舀起一勺粥慢慢咽下,脑中已开始飞速梳理这一个月里的变故。
昏迷时积攒的混沌渐渐散去,如今即便身子仍有些发软,思路却异常清晰,那些亟待解决的麻烦、需要应对的危机,正一点点在她脑中形成条理。
温以缇暗自庆幸,身边这些心腹,整整一个月的风波里,没有一人叛变,没有一人临阵倒戈,更没有一人袖手旁观。
有人主动奔走,有人默默出力,每个人都拼尽全力护着她、撑着局面。
这份不离不弃的信任与担当,比任何慰藉都更让她觉得温暖又欣慰。
而常芙这一个月也没白费,她撑住了日常运转,稳住了后宫的局面,让她醒来时不必立刻面对一团乱麻。
可她也清楚,常芙的能力终究有限,前朝的暗流与养济院的归属,她插不上手,这两块硬骨头,终究得她自己来啃。
温以缇很快理清了昏迷背后的真相,她最初的确是因操劳过度体虚,可正熙帝分明是瞧准了这个时机,暗中下了药,让她陷入长时间的昏迷。
她于帝王而言,从来都是一块试金磨刀石。
她一倒下,养济院之事便成了引子,朝堂上各方势力的心思瞬间无所遁形,正熙帝正好借此筛选人心、掌控全局。
至于赵皇后为何起初没有出手相助,她也能理解。
想来赵皇后第一时间便看穿了帝王的心思,若贸然插手,只会触怒龙颜,反倒弄巧成拙。
更何况,后来让她彻底痊愈的那碗“神奇补药”,十有八九也是赵皇后的手笔。
自然也是正熙帝允许自己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