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徐雨萌不放心的还是白清雅。

她忽然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了点征询的意思:“对了,你妹妹想考中州电影学院,这事你知道吗?”

徐清淮握着笔的手没停,在草稿纸上写了个公式才抬头:“知道,清雅跟我提过。”他顿了顿,“我觉得挺好的。”

“哦?”徐雨萌挑了挑眉。

两个哥哥都支持,只有自己这个妈妈一直蒙在鼓里。

“她从小就喜欢表演啊。”

徐清淮的声音不高,却说得很笃定,“每个人擅长的路不一样,她在镜头前眼睛里有光,就像我对着这些政策文件觉得踏实一样。只要她想清楚了,又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什么不支持呢?”

他语气里带着点少年人的通透:“再说,真能在那行做出样子,未必不是另一种‘做事’——好的作品也能影响人,不是吗?”

徐清淮反过来将了妈妈一军:

“不过我知道妈妈肯定不会同意的。”

“为什么?”徐雨萌饶有意味。

她突然发现,儿子确实很有从政的天赋!

他先以“每个人擅长的路不一样”破题,避开非黑即白的争执,像在分析不同政策的适用场景———懂得尊重差异,是执政的前提。紧接着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划清边界,既维护了妹妹的自主权,又暗合“权责对等”的治理逻辑,透着股不徇私的理性。

最妙的是那句“好的作品也能影响人”,跳出了对行业的偏见,从“影响社会”的共同价值切入,把看似不相关的两条路拉到同一维度考量,这正是决策者需要的全局视野。

而最后那句“妈妈肯定不会同意”的预判,更是精准拿捏了对方的心理,先点破立场,再等着对方追问,像在谈判中掌握了话语权的节奏————这份察言观色的敏锐,和引导话题走向的从容,可不就是从政者的潜质?

他不说服,只呈现逻辑;不强硬,却步步为营。把支持妹妹的态度,藏在对“事理”的剖析里,这股“以理服人”的劲儿,像极了自己和他外公的做派。

徐清淮放下笔,目光平静地落在母亲脸上,像是在拆解一道复杂的政策条文:“妈,您心里总觉得,演员那行当算不上‘正途’吧?”

他顿了顿,语气里不带丝毫评判,只像在陈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您更希望清雅走稳妥的路———比如跟外公爷爷一样从政,或者当医生、做律师,这些职业在您看来,既体面又受人尊重。”

“在您心里,‘演员’两个字,总跟‘戏子’、‘抛头露面’这些词缠在一起,觉得那行靠的是脸蛋子吃饭,少了些实打实的分量,甚至觉得演艺圈里就全是藏污纳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