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别扯,这个办法不行,咱们不要在这露面,尤其是监控下面,不能有咱们任何痕迹,要不然,这土台子就是五行山,你判的年头,比他妈孙悟空都长。”

“操,那咋办?”

我绕着土台子走了一圈,北坡没什么人家,有机会动手。

可问题是,甲字形的墓,墓道向南,整个土台子南北长度三百多米,要是从北坡挖,最少得横着挖个一百五十米的盗洞。

一百五十米,就是专业的施工队来了,也得干一个月。

还有一点,北坡有着明显的盗洞痕迹,看风化程度,最少几十年了。

这证明有人在这试验过,结果没成功。

四驴子道:“不行的话,咱们去养殖池,租个大棚干。”

“别寻思了,你看这地理位置,能在那搞养殖的,不是乡长小舅子就是书记的小姨子,没点关系,谁能把养殖场开在那。”

“操,不一定,万一是个牛逼人呢,村霸之类的,我爹在我们村,没人敢动他一根头发。”

“你爹不是光头秃子嘛。”

四驴子白了我一眼。

我给姚师爷打电话,姚师爷说他们也出发了,大概十多分钟就能到。

两方人见面后,基佬说了自己的想法。

“依我看,这个台子,以前是祭祀用的,古墓,不在台子下面。”

“那在哪?”

“在咱们第一次去的那个村子里。”

“你找到了吗?”

“没有。”

姚师爷接话道:“狗子,依你看,就在土台子最下面呗。”

“对,压顶墓。”

基佬顺着道:“不可能,开始,我们也想着在土台子里有古墓,后来这一片,我们都探过了,全是夯土。”

“探了多少米。”

“得有十五六米,全都是夯土。”

姚师爷看着我道:“许多,你确定是在下面吗?”

这个问题都给我问懵了,咱是纯理论派的选手,怎么可能确定。

姚师爷继续道:“这趟活,牵扯挺多的,风险也大,你好好想想,在没在土堆下面。”

“只能试一试。”

基佬不耐烦道:“我也想试,你来之前,我们过来一趟了,南边没机会。”

“这样吧,你帮我一个忙,你去上面的养殖场,问问他们找的哪个打井队,就说你想打井。”

“打井,什么井?”

“养殖用水不可能是自来水,养殖场得有自己的水井,看看是哪个打井队打的,打了多深,他们肯定穿透了土台子,主要看看下面的岩层。”

基佬寻思了一下,点头道:“小伙子说得有道理,我过去问一下。”

基佬三人走后,姚师爷给我们几个发了烟。

“师爷,大概率在土台子下面。”

“哎,我也觉得,这的星象,风水,都不错,可以说极佳,我担心的点是老纪他们把人都招呼来,挖不出来东西,咱们丢人啊。”

“如果挖,你想怎么挖?”

“真是周公墓吗?”

“不好说。”

姚师爷叹气道:“我现在纠结的点是有没有鼎,有鼎,多投资一点,没问题,没有鼎,怕白忙活呀。”

“您说的投资,是哪方面?”

“山上有个养殖场,不行咱们也投资个养殖场,大棚啥的一支起来,好干活。”

“那最少得十个大棚,七十米一个,一个的造价一万五就够了,十个才十五万,主要的费用是租地的钱和怎么和当地村委会沟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怎么地,也得四五十万能下来。”

我没往下接话,因为再聊下去,就得我们花钱了。

姚师爷琢磨了一下道:“不行的话,你们三个去趟村委会,问一问租地的事。”

“行。”

离开姚师爷,我觉得哪里怪怪的,姚师爷不会是想让我们抛头露面顶雷吧。

于是,我给黄老板打了电话,说了我的想法。

黄老板惊讶道:“真有鼎啊?”

“大概率有。”

“你们想盖大棚呗。”

“目前是这样,估计得四五十万吧。”

“扯犊子,一个大棚,两万块钱够了,十个,二十万。”

“那不还得租地嘛。”

黄老板骂了我一句道:“你给我二十万,我把事情给你整明白了。”

“真的?”

“我过去一趟,有鼎,我得去,就等着这玩意送礼呢。”

听黄老板这么说,我打消了去村委会的想法,这种事,还是黄老板来了再说好一点。

毕竟以黄老板的气质,他去村委会,像领导和投资的富商,我们进去,向他们办低保的困难群众。

我又返回和姚师爷说黄老板要来的事。

姚师爷骂了一句,也没说啥。

不多时,基佬回来了,说来也巧,打井的人是养殖场一个工人的亲戚,不仅要到了电话号,连家在哪住都打听出来了。

我让姚师爷先带着基佬他们三个离开,我们几个去找打井队放风套话。

去之前,我还特地查了一下打井的资料,多大孔径,一小时出多少水啥的。

打井队的老板姓庄,家离土台子不太远,我们就溜达去了。

那是一个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也可以说是农村别墅。

敲了门,一个很瘦的男人开了门,瞪着眼睛打量我们问:“你们卖啥的?”

“是庄老板吗?山上你家亲戚给的信息,我们想大口径。”

“来来来,进屋说。”

院子的布置很讲究,左边的连廊过道,右边是葡萄架,是我羡慕的田园风格。

庄老板给我们发了烟,我看了一眼,是中华,然后问我们是哪的,要在哪打井。

“庄老板,我们是公司的,想在土台子上面大口径。”

“土台子上面有井啊,你们出点钱,和他们共用一个多好,那井出水了,不小啊。”

“我们用水量大。”

“养啥啊,养猪还是养鸡?”

“养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