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父子(1) (2 / 2)
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毕竟曹操大权在握,乃当朝丞相,这流露出的威仪及气势,岂是一般人所能承受住的。
“孩儿恰恰是为他们好,才没有叫他们随孩儿一起归许。”
曹昂对此却没有任何紧张,相反却表现得很平静,“孩儿能有今日,是得父亲指点,母亲爱护,在外历练了七八载,期间不知遇到了多少困境和挑战,这才有今日的。”
“子斌他们,此前是在孩儿身边历练,但更多的,是叫他们知晓些是非,可距真正的独当一面,撑起门户还是不够的。”
“孩儿离开襄阳,回到了许都,荆扬两州军政是由孩儿节制,但这跟孩儿在襄阳坐镇是会有不同的。”
“特别是江东,富春孙氏在治下根基时没了,不过该有的乱子还是会有的,这是需要用心经营解决的。”
“叫他们分赴荆扬两州,正是他们走向成熟的抉择,孩儿不希望他们只会躲在父兄羽翼下的酒囊饭袋,而应成长为能为谯县曹氏分忧的栋梁!!”
这才是曹孟德的儿子该有的气度!!
曹操嘴角微微上扬,看向曹昂的眼神中尽是满意,对于曹昂的这一决断,曹操在知晓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他的子嗣也好,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侄也好,其他文武子侄也罢,就该叫他们多多经历磋磨,不然如何能成材?
跟曹昂一起归许,这如何能成材?
“再者言,孩儿不觉得他们一起归许,这对他们来讲是什么好事。”在曹操思虑之际,曹昂挺直腰板,眼神坚毅道。
“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许都跟过去早已不同了,这点,孩儿在归家几日,所经历的种种,就更是笃定这点了。”
“有些人要是把心思打在子斌他们身上,以此来叫父亲为难,叫孩儿难做,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起来吧。”
曹操伸手道:“某就是问一问,你倒是说个不停。”
“谢父亲。”
曹昂对曹操作揖行礼。
一个合格的继承者,必须要有容人之心,这不止是对外人,更是对家人,而在这一点上,曹昂表现得很好。
对他那些弟弟,还有族亲,曹昂不会因为其中有谁才华横溢,就生出嫉妒,甚至打压之心。
这没必要。
曹昂有他自己的优势,这些跟他有血缘关系的弟弟或族亲,还有位处曹氏核心的文武子弟,曹昂不仅会一视同仁,而且会根据他们的才华,为他们打造一个个专属晋升之路。
一句话,这些人今后成就越高,对曹昂就越是有利。
毕竟这是属于曹昂的核心班底!!
“这次携大胜凯旋,为父没有为你设宴,心中没有埋怨为父吧?”打量着酷似自己的嫡长子,曹操撩了撩袍袖说道。
“毕竟在这朝野间,关于你击败孙文台之子,那议论的是很多的,甚至在这之前,还有一些谈及你击败袁本初之子诸事。”
“孩儿从未埋怨过父亲。”
在曹操的示意下,曹昂先是作揖一礼,随即便撩袍坐到曹操对面,随即微微低首道:“您是知道的,孩儿对这些虚的并不在意,孩儿亦知父亲的良苦用心。”
“毕竟孩儿回到了许都,这是在天子脚下,有些事表现得过于热衷,其背后势必是有各种想法与算计的。”
“孩儿归许,是为父亲分忧的,是为曹氏立功的,不是为了这些虚名的,真要是为了这些虚名,孩儿在襄阳待着不好吗?”
“哈哈!!”
曹操抚掌大笑起来,随即伸手指向曹昂,“子修啊子修,你是一点都不知道委婉啊。”
“在父亲面前,孩儿为何要委婉?”
曹昂露出笑意道:“心中是怎样想的,自是要怎样讲出的。”
“是吗?”
曹操眉头微挑,盯着曹昂道。
“当然。”
曹昂不假思索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子修可想过再进一步?”
曹操双眼微眯,身体倚着凭几,一语双关的开口询问。
“想过。”
曹昂点点头道:“孩儿今下领卫将军,这职权,对孩儿今下是够用的,是能为父亲分忧的。”
“但以后就说不准了。”
“卫将军有卫将军能解决的问题,而想解决更让父亲烦恼的,卫将军一职,只怕是力不从心的。”
“比如呢?”
曹操语气淡漠道。
“军改!!”
曹昂思路清晰的阐述所想,“随着南北强敌皆被击败,或许在幽并之地,还存有残余势力,但这已不是我军对手。”
“乱世席卷天地太久,这乱掉的不止是秩序,规矩,更乱掉了人心,让一些人的野心滋生出来。”
“如今汉室的半壁江山,是在父亲的统筹下凝聚,但是还有半壁江山是处在动乱下的,父亲今为大汉丞相,理应将这些给解决了,这样才能凝聚起人心!!”
曹操下意识点头表示认可。
这的确是他要考虑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
不过这件事,在今下,可也跟着变得更复杂了。
谯县曹氏的视角,要从地方,彻底跃升到天下,这可不是说几句话就能达成的,这是需要切实布局的。
这也是为何曹操要将曹昂调来中枢的原因之一。
他们父子俩,一个主抓朝堂,一个帮着分管军队,只有军政牢掌在他们手中,这才不会出现问题。
“孩儿在击败孙伯符时,就想到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迎着曹操的注视,曹昂语气铿锵道。
“攘外必先安内。”
曹操喃喃自语,看向曹昂的眼神变了。
说得好啊!!
这跟他想的何其相似。
“能用卫将军职权解决的,孩儿不会想别的,但是不能用其解决的,那孩儿就要多想了,不然孩儿无法为父亲分忧。”
讲到这里时,曹昂抬手朝曹操作揖行礼。
这其中蕴含的深意,曹操是听出来的。
曹操一语双关的询问,曹昂一语双关的回答,父子俩把各自心里话,都心照不宣的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