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你们有这个能耐吗 (1 / 2)
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又是数道圣旨宣读,囊括了此战所有战死之将领,尽皆得到追封,故去将士的抚恤也在圣旨得到天子的承诺。
所有人的嘉奖都宣读完毕后,满朝文武仍旧不敢开口,因为他们都心里清楚,此战最大的功臣——天下兵马大元帅张世康的嘉奖令还未宣读。
果然,王承恩又从身后取出来一道圣旨,这道圣旨没有跟其他人的圣旨一样堆放在一起,而是单独列出。
对孙维藩、黄得功等副手的嘉奖已然如此,对于此战首功张世康的嘉奖,在场的人自然都有了心理准备。
当然,他们只是自己认为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
当王承恩将最后一道圣旨缓慢的展开时,几乎是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就连百姓们也一样。
如今的京城,镇国公、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越是曾经吃不饱饭的百姓,越是记得最清楚。
他们也都知道,如此大胜仍旧是他们的恩人打出来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只念出第一句,海中期、李邦华便不自觉的对视一眼。
诏曰与制曰不同,又是要昭告天下了,不由得都看向了张世康。
“朕惟‘疆圉不靖,国耻莫雪’。
辽西故地,京师之左臂,屏蔽山海之要冲也。
自万历三十年来,建虏屡犯我疆,陷广宁、据义州、掠锦州,烽燧相望。
边民耕牧无依,商旅断绝于途。
朕念此恨于寝食,垂涕而思恢复,十又四年矣。
今兵马元帅张世康,领兵六万,奔袭千里,先败敌于锦州,遂至官山,以其谋略惑敌,迫其决战。
官山一役,毙敌者十万有余,使伪清精锐尽失,再无力犯我疆土。
卿乘胜而击,携万夫不当之勇,横刀立马于辽河之畔,复我疆土,三十有奇也。
昔汉有班超定西域,唐有薛仁贵复辽东,今卿之功,迈于前贤,朕心甚慰。
敕令。
晋卿为武英郡王、右柱国,赐丹书铁券,赏蟒服玉带五副。
赐金一万两,锦缎两百匹,字画玉器十车。
望卿毋改初心,慎终如始,以期大明之中兴也。
昭告天下,咸使闻之。
钦赐。”
武勋到顶!异姓王!世袭罔替!
饶是群臣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他们仍旧吃到了凉皮。
给孙维藩晋爵为世袭国公虽然罕见,但大明开国以及靖难时,毕竟封过。
可异姓王这玩意儿,大明终其国祚两百七十年,也就给过追封。
譬如黔宁王沐英、岐阳王李文忠、开平王常遇春、中山王徐达等,皆是死后追封不得世袭,而他们生前也都是公侯。
活着的异姓王在大明不能说凤毛麟角,压根就没出现过。
就连张世康都愣了一下,而后悄摸抬头看了一眼崇祯老哥,发现对方在对着他姨妈笑,不由得抖了一抖。
李邦华终于忍不住了,待圣旨宣读完毕,张世康还未来得及接旨之前,率先跪倒在地道:
“陛下,我朝以汉制为鉴,有非皇族不王之祖制,况镇国公年仅及冠,望陛下三思呀!”
李邦华一打头,其余文官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都跪倒在地,希望崇祯皇帝收回成命。
倒不是李邦华嫉妒,之所以自汉之后,历朝历代皆有非皇族不王的制度,最重要原因无非就是王权过大,容易滋生叛逆。
而李邦华反对也大抵如此,张世康的威望已经够高了,位列三公、世袭罔替的国公,剑履上殿、入朝不屈、赞拜不名……
这若晋爵为王,还昭告天下,陛下呀,你当真是认真的吗?
张世康其实对李邦华并无恶感,即使现在李邦华反对他晋爵,张世康仍旧没有生气。
在此之前,李邦华已经连着上了几十道奏疏,希望天子免去他兵马元帅的官职。
张世康身为锦衣卫一把手,这些事都知道,可他一次都未反击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