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为基层减负引起的一连锁反应,还在不停的发酵。

至于后续还会不会引起更大的风波,柳江河倒是不会有太大担心。

他知道要不了多久,上面的风向就会改变,要不然熊国兵也不会默认柳江河的做法。

为什么柳江河如此笃定呢?原因就在于春节期间,黄威军在与他的交流中无意间透露出了一些关键信息。

柳江河深知,要想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抢占先机。

一旦这项工作开始推进,盐都县很有可能成为全国的典型,他们的经验和做法说不定还会被广泛推广。

而这,也正是黄威军告诉他这些的初衷。

尽管黄威军并没有直接点明,但他提及此事,肯定是有其深意的。

关键就在于柳江河是否具备这种敏锐的政治觉悟。

好在柳江河并非愚笨之人,他自然能够领会到黄威军的言外之意。

因此,他并不在意他人的质疑和非议。

反而有些期待,看到这些人在日后的嘴脸变化。

这种情况简直再平常不过了,在国内的许多地方,若想取得一些成就,就必然需要有所创新。

然而,创新往往意味着要触动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这必然会引发他们的强烈反对,从而导致巨大的矛盾产生。

可是,当那些勇敢的改革者最终取得成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创新是正确且有益的时候。

那些原本反对的既得利益者却会突然改变态度,甚至对改革者表示赞赏和支持。

这种现象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始终存在,从未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