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没有人笑话周异,换做他们,可能表现的更夸张。

袁隗对刘晋的封赏也很是满意,因为袁绍去了卢植的尚书台。

尚书台虽然名义上挂在九卿之一的少府下面,俸禄也比较低,但人家属于皇帝的秘书机关,只要皇帝愿意,任何事情尚书台都可以插一手。

就像卢植这个尚书令,因为刘晋的信任,三公在他面前都端不起架子来。

尤其是最近几年,尚书台分走了三公不少权利,可以预见,脱离少府那是迟早的事。

所以袁绍去尚书台,也算是出息了,未来说不定能混个尚书令当当。

封赏完毕,轮到了正儿八经的朝会。

“陛下,先帝明日下葬,该定谥(shì)号了。”

卢植站出来提醒刘晋,恩也好,仇也罢,现在可不是任性的时候。

刘晋点点头,所谓谥号,就是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或褒或贬,不一而足。

“诸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没有的话,我可就要独断专行了。

“这……”其他人面面相觑,这个不太好评定啊。

论功绩,刘宏开疆拓土,各种高产粮种推广,虽然跟他没多大关系,但确实是在他的治下。

论过失,刘宏卖官鬻爵,任由宦官横行,引发黄巾反叛,又算计虐杀亲子。

严格来说,刘宏是功大于过的。

但他娘的架不住你遭了天谴啊,古往今来有记载的,你刘宏算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这个谥号,真的很难评。

刘晋看了一圈,见一时半会没人答话,便开口道:

“不若就叫‘孝灵皇帝’吧,‘灵’字表示先帝的行为比较灵活,‘孝’字强调宗法伦理,诸公以为如何?”

百官:……

神他么孝灵皇帝。

你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孝灵”两个字顿时不能看了,嘲讽的意味直接拉满了好吧。

行为比较灵活,那不就是没底线吗。

强调宗法伦理,也不知道是谁把董太后赶去皇庄养老的,也不知道是谁连自己儿子都不放过的。

可以说,“孝灵”两个字对刘宏来说,骂的多少有点脏。

但是吧,他们还没法反驳。

“灵”字又指乱而不损,朝纲确实混乱了一阵却又没有覆灭,很中肯的评价。

至于“孝”字,大汉以孝治天下,加个“孝”字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孝灵就孝灵吧,后世子孙如何解读,不关我们的事。

“陛下……英明……”

众臣也摆烂了,两位帝王的关系,没给取个“纣、幽、厉”之类的谥号就不错了,还有什么可争辩的。

讨论完刘宏的谥号,剩下的就简单了,公事公办即可。

刘晋想了想又对刘宏的嫔妃做出了安排。

愿意出宫的就发放出宫,从此桥归桥路归路,一别两宽。

不愿意出宫的就到皇庄养老吧,一应所需朝廷管了。

当然,要是有人愿意和刘宏同生共死,那刘晋也不反对殉葬。

总之,刘晋主打的就是个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