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李海波一脚踏进办公室,眼角余光扫过对面的座位,杨春那伙人的位置又是空的。才想起他们都出去收钱了。

“上个毛线班!”他低骂一声,转身就往外走。路过传达室时,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径直走出那扇挂着“谨守职分”木牌的大门。

街面上的日头正烈,阳光晃得人眼晕。李海波伸手摸了摸裤兜里的小瓷瓶,里面是昨晚刚从熊奎那儿换来的“大力丸”。

他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要不顺道去日租界,找小泽姑娘切磋切磋?

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摁了下去。他咂咂嘴,自语道:“为国争光也不在这一时半会儿,犯不着大白天的搞得又全身骨头散架了似的,晚上下不了床还可以嘴硬说要睡觉,白天下不了床可就倒架子了。

真是又菜又爱玩呐!李海波摇了摇头,骑着自行车一路就回了家。

推开虚掩的木门,院子里静悄悄的。晾衣绳上没挂着孩子的小褂子,厨房的烟囱也没冒烟——老妈准是又带着孩子们去了孤儿院帮忙,真是拦都拦不住啊!

他往藤椅上一坐,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扶手,忽然想起从“东丸”杂货铺弄来的那几百支枪还在随身空间里呢,与其在家闭着,不如趁这功夫给游击队送过去。

这念头刚冒出来,李海波顿时像打了鸡血般精神起来。他几步冲进卧室,“咔哒”一声反锁房门,意念一动,从空间取出一套易容工具。他将眉笔、肤色膏、假胡须一一在书桌上码放整齐,对着镜子凝神细看,指尖蘸取膏体,在脸上细细描画起来。

二十分钟后,镜中人已换了副模样:肤色暗沉泛黄,眼角堆着几道刻意画上去的细纹,下巴上粘着浓密的络腮胡,活脱脱一个饱经风霜的中年工人。

这是李海波的惯用妆容,自从学了易容术,每次和红党接触,他几乎都用这副面孔——寻常、普通,扔进人堆里就找不着,最是安全。

收拾妥当,他拎起布包,推门而出。门外,一辆半旧的自行车早已备好,车后座用麻绳捆着个空木箱,看着倒真像个进城送货的。

刚过外环线,路边就撞见了日军岗哨。木栅栏上插着刺眼的太阳旗,几个端着步枪的鬼子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来往行人。李海波不慌不忙,慢悠悠地骑着车靠过去,老远就掏出揣在怀里的良民证,脸上堆起憨厚的笑,对着鬼子点头哈腰:“太君,良民,良民的干活,进城送点杂货……”

这样的岗哨,一路上竟遇到了四处。

鬼子的盘问一次比一次严苛。起初只是翻看良民证,到后来,不仅把他布包翻来覆去查了个遍,还牵来军犬在他身上、自行车上嗅了又嗅。有个左脸带疤的鬼子尤其难缠,蹲在地上敲了敲自行车后架,又捏着他的衣角扯了扯,那双三角眼像淬了毒的刀子,直勾勾地盯着他,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破绽。

李海波捏着良民证的手心沁出了汗,后背也微微发紧,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木讷顺从的表情,连眼神都没敢多瞟一下,只等鬼子挥手放行。

好不容易过了最后一道岗,他才暗自松了口气,心里却忍不住叹气:小鬼子的封锁真是越来越严密了。难怪黑市上一张出沪的特别通行证,能炒到两百大洋了。

他蹬着自行车,心里犯嘀咕:自己这还算有惊无险,真不知道小马他们平时是怎么把那些紧缺的物资运出上海的。

出了上海,李海波才从空间里取出那辆蒙着帆布的绿色卡车。跳上驾驶座,引擎“突突”地喘着气,朝着江桥镇的方向驶去。

快到丁家村外的小林子,日头已爬到头顶。蝉在树梢扯着嗓子叫,把空气都叫得发烫。

李海波停好车,掀开帆布,开始往车斗里搬枪。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