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1 / 2)
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庆功宴结束之后,尚东赞立刻离开逻些城,快马加鞭赶往马尔敢劝降琅支都与乞力徐。
对于这项任务,尚东赞胸有成竹。
国都已经沦陷了,吐蕃这些年积攒的粮食与钱财全部都被唐军收入囊中,没了后勤支援,马尔敢的兵力再多也是无水之源。
李瑛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规划,宣布在吐蕃高原上设置“卫藏都护府”,并调文武双全的颜真卿入藏主持大局。
松赞干布统一高原之后,将西藏地区划分为“卫藏四如”,分别称之为如、约、依、拉四个地区。
如、约、依三个地区对应二十一世纪的拉萨、那曲、林芝、山南等地区,统一称之为“卫”,又叫“前藏”。
而“拉”则对应后世的日喀则地区,在民间被称作“藏”,也叫“后藏”,整个吐蕃高原合称“卫藏”。
为了给卫藏地区的土着灌输汉人文化,李瑛派遣李白率领两万将士在高原上“清理佛门”,将所有吐蕃寺庙全部拆除,所有财产充公,僧人强制还俗。
如果有僧人是佛教的忠实信徒,坚持不肯还俗,那么就送到陇右或者四川地区做和尚,由当地的官府为他们建造寺庙分流。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瑛深知后世的佛教在藏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几乎成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所以身为大唐皇帝的自己必须把这种趋势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清理寺庙的同时,李瑛计划把中国本土的道教传到卫藏,逐步的让藏人接受中原文化,一步步的将之汉化。
除了调颜真卿入藏担任卫藏大都护之外,李瑛又任命正值壮年的李抱玉担任卫藏副都护,协助颜真卿共同掌控卫藏地区,统率八万唐军镇守,以防吐蕃残余势力反扑。
就在李瑛运筹帷幄之时,从安西地区送来了一封八百里加急。
根据安西大都护盖嘉运禀报,大食帝国得知唐军倾举国之力讨伐吐蕃,便集结二十万军队准备再次侵犯安西,请高仙芝火速回援。
李瑛即刻召集文武大臣共商对策,决定由高仙芝率原班将士回援安西,并从大军中抽调精锐补充至三万人,另外从投降的吐蕃人中选拔五万精壮随行,星夜驰援安西各镇。
《汉乐府》有首诗歌描述了士兵的命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并不是夸张,大唐很多士兵入伍之后都在奔波的路上,服役二三十年无法回家,甚至老死异域的比比皆是。
在朝廷眼中,这些士卒参军之后便成了军事机器上的一颗螺丝,只要朝廷能够保证军饷的发放,他们就会在征战的路上奔波。
长期在外打仗,经年累月下来,每个士兵都会积攒一笔不菲的军饷,自然不可能带在身上四处征战,因此兵部会把每个士兵的军饷发放到他们家属的手中。
而士兵在军中有需要用钱的时候向将领借支挂账即可,这种制度保证了士卒的机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南征北战,为大唐王朝卖命。
另外,鉴于盖嘉运年事已高,目前已经超过了六旬,李瑛决定任命哥舒翰接任“安西大都护”,率领五千骑兵离开逻些城,择路赶往安西大都护驻节的疏勒主持大局。
而盖嘉运则调回长安担任太子少保,赐爵清河县公爵位,也就是让盖嘉运退居二线,回长安养老。
“臣就此别过,陛下保重!”
哥舒翰接了圣谕不敢耽误,辞别大唐皇帝,率领五千骑兵向西追赶高仙芝的步伐而去。
另外,李瑛又分给封常清一万人,命他前往大小勃律国所在的地区担任“勃律大都督”,保障安西与卫藏之间的连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