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有。”

吴清河起身走到资料柜,从里面拿出一幅地图,摊开在刘平安面前。

“我和港岛的几位大佬交流过,预感明年港岛的房价会大幅下跌,咱们要全力买地皮,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总之一句话,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刘平安用铅笔不断在地图上画着圈圈,如整个青衣岛、将军澳、大屿岛部分地区、尖沙咀东部及红磡湾、沙田、铜锣湾以东(现天后至北角东部)等地区。

这时期说港岛遍地黄金都不为过,很多地方都未开发,后世很多繁华的地方基本是六七十年代填海造陆才出现的。

比如将军澳,现在只是很小的一点地方,青衣岛到六十年代中期才被霍官泰等人看中,真正开发要到七十年代,填海造陆扩大到了十多平方公里。

铜锣湾以东更是有大量未开发的海滨地带,等到1967年工人暴动后,港府加速公屋建设,大量征用新界农地(如1973年的十年建屋计划),这些未被开发的土地才会被各个财团重视。

刘平安现在就是打个时间差,趁明年港岛房价大跌,把一些地皮收入囊中,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再想把些地皮拿到手,就要付出N倍代价了。

从五十年代初,港岛新建楼宇数量飙升,大量新楼盘集中入市,远超实际需求,市区房屋空置率攀升,尤其郊区出现大量“吉屋招租”(空置房),租金与售价同步下跌。

从一组数据上就能直观看出来,1954年仅938幢,1956年达2817幢,1957年落成1995幢,两年增幅超200%。

另一个是1958年大陆减少对港岛农产品供应,导致这边的食品价格暴涨,进一步挤压居民购房预算。

(后世那群白眼狼天天叫嚣,殊不知他们的基础存活全靠大陆输血,水、电、农产品一掐,港岛这块地分分秒秒就得炸锅,可惜祖国妈妈格局太大,再顽皮的孩子也是自家的孩子)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热钱枯竭,1953-1957年,华侨资本涌入推高楼市(累计约6亿港元),再加上全球经济波动(如美元危机),国际资本撤离,投机性需求骤减,导致价格大崩盘。

明年港岛的房地产市场会一片血雨腥风,平均房价下跌70%。

刘平安现在要做的是四处筹钱,然后明年囤地、囤地还是他妈的囤地。

“平安,账面上只有六千多万,咱们步子迈的是不是太大了点?”吴清河听得冷汗直流,乖乖,这得要多少钱啊?

刘平安给他们散了圈烟:“钱的事,不用你们操心,但这个买地皮计划,你们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吴清河点着烟,满脸凝重,点了下头:“成,明年全力买地皮。”

刘平安弹下烟灰交代道:“青衣岛是重中之重,吴哥,从明天开始注册房地产公司和组建咱们自己的建筑队,同时招聘也搞起来,不要怕花钱,实在不行就去各大公司挖墙角。

还要经常多跑跑“工务司署”“田土厅”这些管理土地的部门,砸砸钱、送送礼,最好和他们的头头脑脑处成朋友。”

“明白,糖衣炮弹我也会。”

“刚想起来一件事,吴哥,你这边在建个大型面粉厂,另外再成立个律师事务所,港岛这边的人喜欢打官司,以后碰到问题纠纷统统交给律师事务所处理,还是那句话,没人就去各大律所挖。”刘平安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