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对于蛮夷子民,传播中华文化,孔孟之道,黄老之学?

什么?这些人听不懂?没事儿,拿枪指着的时候,学的飞快?

什么?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没事儿,不愿意沐浴圣人之道的人,大明藩王也不会强求他们。

只要是他们不闹事儿,愿意学习汉文化,如果不愿意怎么办?那只能是让信梵天的去见梵天、信佛祖的去见佛祖、信真主的去找真主。

制度设计的非常银杏。

相信在他们的治理之下,南洋将成为汉文化发展传播的重要地域。

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可是非常好,享受着地方上的最高权力,平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些地方的土着,有的甚至将他们视作神明,日子过得就两个字。

逍遥。

可朱雄英可没有他们这么逍遥了,这段时间忙的很,除了各地政务上需要操心之外,还有流金园、农学院、医学院的研究,各地蒸汽机的使用情况,水利工程建设等,事务十分繁琐。

还有就是,他的大婚准备。

原本过年时候,已经定下汤昭珩为太子妃的,可正在筹备中的时候,朱标病重,马皇后病重,这事儿就拖了些时日,可如今朱标的身体已经康健,马皇后的身体也没事儿了,这件国家大事儿也就要提上日程了。

皇太子大婚,这可不是当年朱标娶小老婆那种,而是要大操大办,要普天同庆,四海皆喜的程度,而且流程十分繁琐复杂,光是婚期确定,就要司天监大费周章,选择黄道吉日,符合阴阳五行和各种要求,

最终一通选择之下,最终定下了建文四年八月八日,这一天是白露之后的三日,干支 “辛卯”属木,合‘嫁娶用木日,主子孙繁茂’的传统。这点儿最合老朱老两口的心意。

且这天为‘开日’,象征‘百事吉祥’,且这天百无禁忌,实在是上好的日子!

太子大婚就要开始继续走流程了,首先就是物资准备,这包括礼器、服饰、场地用具等。然后就开始走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催妆等环节,每个环节的仪式感都非常强。

纳采就是皇家向女方正式提亲,也就是老朱家向老汤家正式提亲,这就相当于婚礼的‘启动仪式’,需要由朝廷派遣的高官担任‘使者’,纳采使一般为三公,或者是宗室勋贵等,可这个时候,却没有合适的三公头衔,只有国公了。

目前,在京的国公,有四位,曹国公李文忠,郑国公常茂、颖国公傅友德、魏国公徐允恭。

后两个不大合适,徐允恭辈分还小,又是丧期,这绝对不行。

傅友德也不行,他现在就觉得是老朱在坑他,本来说是用自家闺女的,他都做好自降一辈的打算了,可临了临了,竟然选了汤家丫头。

这尼玛这不是纯玩儿人吗,没定好你跟我吹什么牛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