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连着几天,张红旗一帮人都在忙活那两套院子。

哪怕暂时不住呢,既然收拾了,就不能简单的打扫个卫生就算完事。

该添置的东西,得添置,倒也不用太过讲究,住进去能过日子就成。

眼下,即便是沈阳,建设兵团改制的影响也不小。

原本就不算闭塞的风气,变得更加有活力。

咋说呢,张红旗他们几个即便住在沈阳,他们也没粮本没副食品本之类的东西的。

生活指定不太方便,要放在年前,估计因为生活的各种物资,就得东跑西颠的淘换。

可到了眼下,稍微多花点钱,甚至连粮票糖票啥的都不需要,就能淘换回来基本的生活物资。

费事倒也不算费事,多跑几趟的事,和年前那个麻烦劲相比,真就是轻省不少。

后世好些地方证明过无数次,但凡是经济活跃的地区,各种条条框框都会少许多,或许依然存在,但没啥人照着那个整。

甚至到了后来,一个地方的政务是否简化便捷,成了投资行商的重要考察因素。

即便刚出正月,街上也不乏操着南方口音卖那种小零碎的小贩。

针头线脑,扣子顶针,啥都有。

看似不起眼,本地人压根瞧不上的小买卖,却让这些人提前发了财。

有人依靠游街卖扣子这类小玩意,最后生意做大,直接搞了一栋商业大楼,一时间成为一代传奇。

当然,这都是后话,眼下没人觉得这玩意能发财,在绝大部分人眼中,顶天了能糊口。

说不得,好些个人还看不起这些操着南方口音的小贩,遭那老罪,结果就为了卖个纽扣……

本地人更乐意的,是找一份正式工,安安稳稳上班。

生老病死,孩子老人,全都由单位一手包了。

大家都没错,各自的认知不同,眼下哪怕张红旗告诉旁人,再过十来年,这让大家引以为傲的工厂会停工,会破产,会荒废,而领导一切的工人们则会大批大批的失去工作,失去生活来源……

恐怕别人会以为他疯了。

扣个诋毁建设,蛊惑人心的帽子,真就是手拿把掐。

原本沈阳这边的院子拾掇好之后,张红旗和赵铁柱打算回清泉县的。

买房子花了两千冒头,虽说不至于一下子掏空家底,可总会带来一些危机感。

趁着雪开化之前,多钻几趟老林子,多打点野牲口,才是正经。

结果就在大家准备动身之前,林彩英收到了远在杭城的周红婷拍来的电报。

这姑娘提前结束了探亲假,先到沈阳,再回靠山屯。

算算时间,她也就是这两天的火车。

“那啥,虎妞和苗子留下,正好再跟着彩英住几天,等周红婷到了,你们看她的意思,她啥前儿乐意回去了,你们仨人一块。”

虎妞和苗子回去也是跟一帮老婶子凑一块唠闲嗑,猫冬嘛,又出不得门,还能嘎哈。

反倒是留在沈阳,还能跟林彩英做个伴啥的。

等到周红婷到了,她们四个再加上差点玩疯了的马晓玲,再热闹几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