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一天”

“草了,疯了吧”

山坡上,晋王李定国,侍郎刘玄初。

两个湖广大佬,听完后,惊呼惊爆,目瞪口呆,满脸的难以置信,呆若木鸡。

“格老子的”

“清狗子,整兵备战,半年多”

“投入无数的钱粮,打造大量的战船”

“仅仅就打了一天,达素是疯了吗,还是脑抽了”

“他妈的,末将知道了”

“达素,是不是败的很惨,伤亡惨重,打完一天,就打不下去了”

、、、

口不择言,惊呼骂娘的李晋王,出口成脏,瞪着牛眼子,盯着老贼头尚可喜,连连发问。

厦门的备战情况,上次的御前会议,说的很清楚啊。

福建的清军,准备投入的大军,少说也有五六万精兵。

如果,再加上各州府的绿营兵,丁壮民夫,打造战船的工匠,少说也有十万人。

他妈的,耗时半年多,耗费无数的钱粮,就打了一天,就不打了。

带兵打仗半辈子的李定国,肯定是想不通的,更是无法想象的,打破了他的认知。

要知道,陆地上的大战,随便搞搞,那也是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一年的。

“呃”

被李定国紧盯的尚可喜,也是很无语啊,无奈的摇了摇头。

“据锦衣卫的探报,确实是如此”

“准确的来说,就是从天色蒙蒙亮,一直打到下午”

“天色还没有黑下来,达素就鸣金收兵了,灰溜溜的逃回泉州”

“伤亡方面的话,锦衣卫的消息,也是很有限”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

“达素的军队,伤亡肯定不小,甚至超过了一半吧”

“金夏周边海域,海面上,飘满了战船残骸木头,随处可见”

“尤其是厦门周边的海湾,漂浮着大量的尸首,都快塞满了”

“这是海战啊,大海茫茫,风高浪急”

“达素的军队,应该水性不咋样,落水溺毙的肯定不少”

、、、

“哈哈哈”

“啪啪啪”

“好啊,好啊,死的好啊”

终于听到了好消息,李定国忍不住了,哈哈大笑,拍拍脑袋,大喊着死得好。

“他娘的”

“达素的水师,肯定死伤无数了,一战就打废了”

“好啊,陛下的北伐大军,就少了一个拦路虎,妙啊”

“这就是天意啊,清狗子,野猪皮,国势颓废,时日无多了”

、、、

忠心耿耿的李晋王,此刻是惊喜交加,确实是憋不住啊。

没错的,福建离得远,远离大西南,是郑成功的死敌。

李晋王内心底,虽然痛恨郑成功,痛恨他的言而无信。

但是,那也是清军啊,也是大明的死敌啊。

只要是清军伤亡惨重,那就是大明的利好,当然忍不住哈哈大笑了。

这就是李晋王,真正的民族大英雄。

民族大义面前,个人的得失,恩怨,都可以抛之脑后的,不再计较。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福建鞑子兵败,水师崩盘”

“朝廷的北伐大军,从此没了强敌,必定马到功成,百战百胜”

“满清鞑子,嗜血残暴,经此一败,败国丧家,日薄西山,时日无多矣”

、、、

老成稳重的刘玄初,就不一样了,立刻躬身,大声恭贺朱皇帝。

他可不是老武夫,不可能咋咋呼呼的。

谋士嘛,考虑问题,向来都是从战略出发。

战术,是服从战略的,只要战略不出错,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大明王朝,只要拿下了大江南,福建的清军,再多也是浮云,都得崩盘被干死。

福建清军,大败特输,就失去了最后的水师倚仗,失去了拦截,干预朝廷北伐大军的能力。

到时候,十几万大军,强势登陆大江南,后勤也能源源不断啊。

“哎”

不过,前面的朱皇帝,脸上却是没有多少喜色。

反而是深叹一口气,摇头晃脑,眉头都快拧成了麻绳布条。

“没错的”

“达素的水师,确实是伤亡不小,被打残了”

“但是,延平王那边,也不容乐观啊”

“据锦衣卫的探报,当天的战事,厮杀的非常惨烈”

“当天,是大潮水,潮水退的很快”

“清狗子,分五六路大军,一起扑向厦门本岛”

“周边的海湾,都打的非常惨烈,死伤无数”

“最后,还有好几支清狗子,好几千人,登岛破岛了”

“说实在的,延平王,赢确实是赢了”

“但是,付出的代价,应该也不小啊,哎,那都是大明的兵将啊,华夏精英啊”

、、、

厦门之战,郑氏生死存亡,举世瞩目啊。

朱皇帝的锦衣卫,东厂,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就埋在厦门周边的山上。

所以说,开战的第一炮,他们就开始派人传递消息,百八里加急。

这也是为何,朱皇帝两天的时间,就能在昆明,收到消息的原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面的几天里,这些暗探,就不停的往广东,广西,云南,传递大战详细消息。

不出意外的,福建清军,伤亡惨重,厦门郑氏,也是伤亡不小。

道理很简单,进攻的清军,肯定要先干掉郑军的拦截水师,才有机会上岛啊。

所以说,听到这个消息的朱皇帝,内心底,是五味杂陈的。

福建清军水师,江浙水师援兵,伤亡惨重,他肯定高兴,大明没了拦路虎。

郑氏水师,伤亡惨重,大明也失去了大量的精锐,那都是抗清的力量,损失可惜了。

“咕噜、、”

不过,身边的三个臣子,并没有接朱皇帝的话,而是低头怂腰,猛吞口水。

他们都是老狐狸,都不是傻子啊。

战前的时候,朱皇帝,可不是这个态度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