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法国大餐 (2 / 2)
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志愿军因而从大规模运动战转向阵地防御战,迫使美军来攻,从而扬长避短。
身为穿越者,直接照着历史作业本抄就是。
在第四次战役之后,
我军转入了阵地战,志愿军开始大规模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
这些坑道工事深入地下,能有效抵御美军猛烈的炮火和空中轰炸,极大地减少了伤亡,并成功遏制了美军机械化部队的突击优势。
到1952年,志愿军构筑的坑道总长已达数千公里,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下长城”。
有了姜老爷子的抛砖引玉,其他名将们都是踊跃发言!
苏玉在军事会议上铺开作战草图:
“我们不能一味死守。要像毒蛇吐信一样,突然出击又迅速撤回!”
他提出的“短促突击”战术要求:
每个突击小组不超过20人,携带轻机枪、手榴弹和爆破筒或107火箭弹,在敌军进攻间隙突然发起反击。
“攻击时间控制在7分钟内!”
苏玉敲着桌子强调,
“3分钟突进,2分钟歼敌,2分钟撤回。要让敌人的炮火反应不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大龙则提出弹性防御概念:
“前沿阵地只部署观察哨,主力隐蔽在反斜面。
等敌军攻上山头,立即用迫击炮覆盖——让他们刚站稳就被炸下去!”
他还在提出:
可以在阵地前铺设大量假地雷区,插上中英文警告牌:“雷区危险!”
等美军工兵耗费大量时间排雷后,却发现八成都是假雷。
反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灵活操作,就要想办法把敌人的工兵给逼疯。
丁伟的方案更显狡黠:
“每个阵地部署三批部队:
一批作战,一批休整,一批预备。像车轮一样循环作战,让敌人永远面对生力军!”
他特别要求:
“连排级指挥员拥有自主开火权——谁最先发现战机,谁就率先打击!
我们要让每个山头都变成独立的战争机器。”
要不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众人各种新奇的想法抑制不住,姜老爷子抬手说道,
“慢慢试,慢慢来,所有的办法都试一遍,总能对症下药!
咱们这老中医,就得多想想法子,治治这些外国病人。”
老爷子一句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姜老爷子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那就让美国人见识一下什么叫‘东方磨盘’。
他们砸过来的钢铁越多,自己就被磨得越碎!”
这些指挥员们心中都下了决定,会议上讨论的事情,一定要下去实践一番。
会议结束后,郑大龙郑副司令亲自到一线战场勘察,亲自布置坑道战术,
督促第十四军和第二十四军的战士,布置防御纵深。
郑大龙率先在阵地上推行坑道作业。
他的部队用铁锹、镐头,甚至刺刀和饭勺,开始在山体中挖掘纵横交错的地下工事。
“挖深一点!再深一点!”郑大龙在炮火声中巡视工地,
“每个坑道必须能承受千磅炸弹直接命中,要像地下迷宫一样让敌人找不到北!”
战士们发明了“马蹄形坑道”——入口与出口呈马蹄状分布,即使一处被炸塌,仍能从另一处转移。
他们用美军丢弃的坦克钢板加固顶部,用缴获的沙袋构筑防爆墙,甚至巧妙地将泄洪沟改造成隐蔽的射击孔。
当美军再次轰炸时,我军基层指挥员惊讶地发现,炮弹如同砸在钢板上,志愿军伤亡率下降了80%。
一般的美军根本打不进去,甚至在组织进攻的时候,还出现了被我军俘虏的情况。
一名被俘的美军工兵军官难以置信地说:“这根本不是战壕,这是地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