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未来三五年内非迫不得已的情况镇国府和军部绝不挑起新的战事!

“厚炜!”

朱厚照下意识就拉了一下朱厚炜的衣角。

虽然这非必要、迫不得已这种词虚的很可操作空间很大。

但承诺做出去对他们而言终究是可能埋下一个不利己的因子。

厚炜今天怎么会如此不冷静。

朱厚炜回了一个眼神表示他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后再度将目光投向邓艾等人。

“邓翰林,你觉得这样够不够慎重了。”

“够,够慎重。”

邓艾下意识回答。

这这这,他在朝堂上轴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这么顺利,让他有点不知所措了。

没打过顺风局,这局怎么玩,求指导!

弘治皇帝和刘建、李东阳等人也满是好奇。

朱厚炜今天承诺给的太干脆了,总感觉心里没底呢。

但这种当场的承诺,你非要说他可能埋了什么坑,一时间又确实是发现不了。

又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大长句、文言文,大白话在场的都是读过书的还能听不明白?

所以即便在场众人心中感觉有些微微感觉不对劲,一时间也无话可说。

“好,那对于未来战事的事就讨论到这,不过还有一个刚刚提到的话题本王想在这问一问邓翰林。”

“你刚刚......”

“是不是诅咒我大明在西域的军事行动?”

朱厚炜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仿佛是一把刀直朝邓艾而去。

“臣,臣并未有要诅咒我军的意思,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邓艾闻言摇摇头道:“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若是臣没记错,大漠那支新军出击前还对漠北的草原残部发起了一次进攻,有许多草原旧贵那时还被押送回京引起了不小的震撼,可对?”

朱厚炜点点头:“是,邓翰林倒是好记性。”

邓艾摇摇头:“蔚王殿下赞缪了,臣的记性其实也就那样。”

“臣只是想说,大军远征本就是一场不小的消耗,出征前还刚进行过一场大战,一去又是千里远。”

“现在西域的气候又是......”

“这样多重负面因素下,一去近一年时间,着实是......”

邓艾的话说出了在场不少人的心声。

虽然除了英国公张懋等少数军部的人员是专业的之外,其余的大部分文官也就纸上谈兵的水平。

甚至纸上谈兵都不见得能谈明白。

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好歹也是看了那么多史书肚子里确确实实是装进了墨水的人,一些史料中关于用兵、军事上的见解、小故事还是知道的。

这也是他们敢在朝堂上对千里之外军事指指点点的原因所在。

他们是真相信文人可以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甚至还能同诸葛孔明一般谈笑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简直是碧莲不要。

像是邓艾这种读了史书只是说出自己对现实判断得到的担忧的,都已经算是病的轻的了。

“西域之事,我新军必胜。”

朱厚照很不爽文官们的这种态度。

兵部墙角都给他挖塌这么多年了,这些文官怎么还是这尿性。

难道非得从根子上进行矫正这些货色才能明白自己在这些方面有几斤几两?

不是专业的有意见自己私下吹吹牛波一就算了,非得舔着个波一脸往上凑上来干嘛?

西域最新战报你们有吗?

镇国府往西域送了多少补给多少新式装备又有一些什么特种兵种你们清楚吗?

能不能别张嘴就来啊。

又一位翰林忍不住插嘴:“但殿下,现在的情形是近一年时间了,吐鲁番问题尚未解决,远征军还有不少受伤的兵将回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