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按照太祖当年的上谕:“以铁岭以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其土着军民女真、鞑靼、高丽人等,辽东就之;铁岭之南,旧属高丽,人民悉听本国管属。疆境既正,各安其守,不得有所侵越。”

大明和朝鲜的国界不是在现在的图们江边的,李氏朝鲜通过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不断向北扩张领土,于正统到正德年间沿图们江南岸陆续设置了会宁、富宁、钟城、稳城、庆源、庆兴六个镇,将朝鲜的地盘从之前太祖皇帝所划定的地盘拓展到了现在的情况,整个所谓朝廷的咸镜北道都是这么扩张而来的。

黑春等人认为,朝鲜的国境已经远远超过当年太祖所划定的国境,原铁岭卫故地,已经被朝鲜所占领,朱载坖于是就此事下旨责问朝鲜,没想到朝鲜嘴硬的不行,向朱载坖上疏称:“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等诸州以至公镇,自来系是本国之地,望天朝体谅。”

朱载坖揽奏大怒,体谅你个六啊,你占了大明的地盘,不老实承认,还准备倒打一耙,真当朱载坖是泥捏的不成?而且据黑春、严绍庭等人的奏报,朝鲜显然是欲壑难填,现在已经通过设置“六镇”为主的江防体系,虽已囊括了图们江中下游南岸地区,但并未就此而满足。显然,图们江上游南岸地区尚在朝鲜势力之外。朝鲜不断派遣士卒,试图沿图们江逆流而上,将长白山也纳入其领土范围之内。

朝鲜的这种行径,无疑激怒了朱载坖,朱载坖对于土地多看重的人,朝鲜还想再朱载坖眼皮子底下把大明的领土俱为己有,是可忍孰不可忍,朱载坖当即再次严斥朝鲜国王,要求其约束朝鲜军队,否则的话,大明官军就帮李昖管管了。

同时朱载坖还召集阁部重臣,翰苑臣子和参赞军务大臣们,一道商量怎么处理朝鲜问题,对于朝鲜偷偷摸摸的袭扰大明属夷,将原本大明的领土予以侵占,朱载坖认为这种行为绝对不能纵容,要处理朝鲜,同时要将大明的朝鲜的边界予以确定,免得朝鲜老是有不该有的想法。

对于朱载坖的看法,重臣们的意见不一,以兵部尚书徐渭为首的一帮文臣和参赞军务大臣们认为不能容忍朝鲜这些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甚至不惜动用武力也要维护大明天朝上国的威严,但是阁臣等都劝朱载坖要慎重,一来是朝鲜世称恭顺,一直是大明比较重要的藩属,大明突然对朝鲜用兵的话,会使得其他的藩属感到恐惧的。

二来就是朝鲜和大明的边界问题,确实是一个比较难争议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大明也不可能让朝鲜将图们江以南的土地拱手让出。

对于这个结论,朱载坖是极为不满的,朱载坖说道:“这是什么道理,朝鲜明是欺瞒天朝,窃据我领土,岂可宽宥?”

但是张居正等辅臣和翰林官员将成祖实录拿出来,靖难之变后,朝鲜第一个遣使南京,派遣计禀使金瞻带着地形图本和王可仁一起前往南京,请求将敕谕中的女真地面仍由朝鲜管辖,从朝鲜东北面的地理沿革、朝鲜对女真人管辖的历史、以及女真地面旧为朝鲜先祖居住地等为由,请求将公险镇以南的女真地面仍由朝鲜管辖。成祖允准了朝鲜的请求,计禀使金瞻带回的敕书表示:“敕朝鲜国王李芳远,省奏言。叁散千户李亦里不花等十处人员,准请,故敕。”

成祖之所以如此爽快地答应朝鲜的请求,是因为大明招抚女真人的目的不是为了直接统治,而是通过羁縻政策使之成为东北边疆的藩屏。既然朝鲜说十处女真早就由其管辖,那么索性让它管好了。更何况,成祖发动“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手中夺取皇位时,朝鲜太宗非常神速地派使进贺,承认成祖这个靠政变上台的皇帝。在这种友好的氛围中,图们江以南的女真管辖权轻松地落到了朝鲜手中。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朱载坖不好翻旧账,虽然朝鲜当日是以欺骗的手段误导了成祖皇帝,但是朱载坖作为后世子孙,怎么可能轻易将成祖的诏令给否决了呢?至少是不能明面上这么做的,而且这些地方,土地贫穷,气候苦寒,朝廷为此大动干戈,有些划不来。

朱载坖厉声说道:“祖宗之土,朕尺寸不能予人,否则以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朱载坖很清楚,朝鲜的最终目的是想依图们江、长白山和鸭绿江划定朝鲜和大明的边界,这样一来,朝鲜对大明就有课山河之险,不但可以占有大明大片领土,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些地方的山川之险和大明分庭抗礼,朱载坖是断然不能容忍朝鲜的这种行为的,朱载坖是绝对不能容忍放任的。

朱载坖直接说道:“成祖已赐之地,朕不能计较,然彼阴夺之地,朕断不能容彼窃据,女真乃大明属夷,女真之地,既是大明之土,岂可拱手让与他人?”

而且翰林院也考察了唐宋地图,得出了结论,新罗全盛时疆域北至大同江下游。高丽全盛时将西北疆域扩至鸭绿江下游。但是图们江和长白山是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朱载坖这次晓谕朝鲜,将成祖之后所侵占的大明土地吐出来,否则的话,那就按照太祖皇帝给朝鲜划定的国界算,朱载坖在诏书中直言不讳的威胁道:“向者北虏猖獗,倭贼酿乱,现悉已授首,朕百万官军,枕戈待旦,欲与王会猎也。是使朕无有太宗之远略,而王有渊盖苏文、黑齿常之之为助,愿得一试也!”

同时大明在辽东的官军和女真诸部也开始集结起来,屯兵鸭绿江,给朝鲜施加压力,面对大明的强大压力,朝鲜上下还是有些慌乱的,毕竟自己干的什么事情自己还是很清楚的,李昖当即遣使大明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