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你们这些人呀,真碰见硬事儿了,一个个都派不上用场!”

众人不理会的说什么,看天的依旧看天,看地依旧的看地。

这天可真蓝呀,这地可真干净呀...

唯独长孙无忌,依旧目视前方,他似乎有什么问题想不清楚似的,时不时的挠挠头。

来到丹凤门外,和众人告别之后,年富力强的长孙无忌没有乘坐马车,只是带了一个仆从,翻身上马,径直赶往图书馆所在的上林苑。

...

图书馆周围愈发的热闹了。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外地人来到图书馆,只为瞻仰那些孤本的风采。

留宿在这里的着实不少,还没到吃中午饭的时间,各处餐馆酒楼就已经人满为患,别说坐下吃饭,站都快站不下了!

年轻人向来都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图书馆那些珍藏的书籍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他们也就随之爆发出了极大的热忱。

“希望诸位同窗加入我们读书社,每一旬都会在图书馆举办读书活动,我们已经征得了图书馆的同意,可以在顶楼的休息区域划分出一块地方,专门用来交流!”

“诸位同窗加入我们关中读书社吧!”

“我们陇右读书社也已经成立,还请诸位踊跃报名!”

“有没有国子监出身的同窗?我们国子监也已经成立了自己的读书社!”

李延寿所在的酒楼里分外热闹,众多学子高谈阔论,话里话外都是朝廷上的大事。

读书社,是图书馆步入正轨之后的正常产物。

尤其是年轻学子,几乎全都加入了各地的读书社。

他们整天都凑在一起,要么是读书,要么就探讨一些政策上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读书社都是由同乡构成的,也有一部分,因为别的因素聚集在一起。

比如说国子监,作为整个天下的最高学府,他们的读书社规模也最大。

李延寿丝毫没有感到意外,他并没有加入国子监的读书社,而是加入了关中读书社。

他并不是很喜欢跟国子监里的那些同窗们打交道,主要是话题太过于晦涩,而且不接地气,让人没有参与的兴趣。

况且,国子监读书社里大多数都是学生,李延寿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先生,但怎么说也是一位助教,自然不可能和学生们混在一起。

坐在酒楼的一角,李延寿和几个其他关中读书的成员,点了满桌子的美食。

“小弟最近看到了一本西晋时期的古书,上边对《尚书》进行了一些注解,小弟这才发现,跟这几年的注解有很大区别!”

“哈哈,在下近日来也有不少的收获,却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还请诸位兄台予以解惑!”

“一会儿图书馆里要举行读书活动,诸位可千万不要迟到呀!”

“......”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李延寿也跟他们聊得很畅快。

年轻人凑在一起,欢乐总是多过烦恼。

吃了饭,李延寿和几个朋友一同向着图书馆走去。

刚到图书馆门口,就碰到了一个熟人。

李延寿眼前一亮,急忙上前拱手道:“原来是义府兄啊,今日怎么来到图书馆了?”

李义府微微一笑,道:“原来是延寿兄...今日卢照邻请假了,我过来顶替他一天,这几位就是延寿兄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