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同时出自将门,尉迟宝琳跟其他的将门虎子有所不同,他生来就喜欢读书,而且在国子监理的成绩相当优异。

前几年,他曾经在大唐周刊编辑部里帮过一段时间的忙,在大唐周刊得到读书人的接纳之后,尉迟宝琳在国子监里成了类似于学生领袖一般的人物,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

而国子监读书社,正是他和几个朋友一手推动成立的!

作为今日读书社交流会的主持人,尉迟宝琳率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均田制,和立朝历代的土地政策都有所不同,陛下将所有的农田都收为国有,每当人口增加的时候,就会分出去一部分,等到死亡之后,将土地重新收归国有!”

“这么做,不仅仅能够抑制土地兼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百姓们耕种的积极性!”

“可是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

“均田制,建立在大唐人口远低于土地数量的基础之上,以关中为例,仅仅是长安城,人口就早已经过了百万,按照人均二十亩来计算,足以囊括进小半个关中的农田,不出意外的话,以我大唐如今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多再有二十年,关中就会面临无地可分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流人口!”

“长安城之中的百万居民,有将近三成是外地过来讨生活的普通百姓,他们在本地没有农田,只能依靠着做些小生意过活,但中原人,岂能没有土地?”

“所以我认为,长安城已经富庶到了一定地步,应当将长安城里的人口拆分开来,尽量把富庶的人口迁移到外地!”

“其他的大城市也是这样,将大城市的财富均匀地分摊到周边地区,再逐渐扩散,让整个天下都富足起来,这样的话,还可以解决农田不够分配的弊病!”

听到尉迟宝琳关于土地政策的言论,长孙无忌忍不住微微点头。

这个年轻人一语中的!

土地分流,恰好就是三省宰相们正在商议的政策。

早在贞观三年的时候,别说是长安城,整个关中的农田都早就不够分了。

迁徙人口事在必行!

可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宝琳兄说的没错,但是分化长安的财富,也有一个极大的弊端!”

“我读过秦汉时期的土地政策,那时候中原的人口相对稀少,秦始皇将天下的富户都迁徙到咸阳城,才奠定了关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一旦将长安城的财富分流出去,那么作为整个天下的中心所在,长安城就会失去其本来的地位!”

“而我的想法,基础是和宝琳兄一样的,既然长安城的土地不够分,自然要去分其他地方的农田!”

“可是这种分流政策也要有一个限度,我的意思是,建立一个一个的大型城市集群!”

“长安城,洛阳城,晋阳城,以三角拱卫之势,形成一个包围圈,或者说是大型的城市集群,将这一块土地统一管理!”

“诸位都知道,这片区域之中有大量的闲置农田,先把这些闲置农田开垦出来,在逐步蔓延向周边地区,相对来说更加的稳妥,也就不会引起那些地主的反感!”

“所以说,政策改变的根本是于民有利,损伤一部分人的利益,让另一部分人获益,并非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