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或者……更现实一点,纯粹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备胎”,为明年、后年的广告任务提前储备一个潜在的“金主”。

反正见一面又没什么损失。

对于台长这种可能存在的怠慢心态,顾方远心思电转,结合这个时代的背景,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这年头,市场经济刚刚萌芽,广告的地位和作用远未被广泛认知和重视。

即便是央视这样的国家级媒体,对于商业广告也大多抱着一种“有人送钱上门,不要白不要”的心态,内心深处,或许还将这些愿意花巨资投广告的企业看作是“人傻钱多”的冤大头。

花几十万甚至更多的钱,就为了在电视上露脸十几秒、几十秒,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冤大头是什么?

或许在台长的心目中,不管是已经赞助的康巴丝钟表,还是现在主动找上门的顾氏企业,都是待宰的肥羊。

宰一次就算完成任务,根本没指望有第二次,也没想过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今年先宰了康巴斯钟表,完成了创收任务,轻松过年。

明年如果还有广告任务,到时候再联系今年见过面的顾氏企业这只“备胎肥羊”来宰一刀。

这样,连续两年的任务都能轻松完成,何乐而不为?

想通了这些关节....

顾方远很容易就能体会到那位素未谋面的台长此刻可能抱有的想法和心态。

他嘴角不由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苦笑和无奈。

没办法,这就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思维惯性和国企(事业单位)的普遍弊端。

单位赚再多的钱,和台长个人的收入、晋升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至少在这个时期如此)。

台长最核心的需求,是平稳、不出错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包括政治宣传任务,也包括刚刚试水的创收任务。

至于如何利用广告资源实现媒体和企业的双赢?

如何挖掘其长期价值?

那并不是他现阶段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完成年度任务,保住乌纱帽,才是重中之重。

“多谢余记者相告,这份人情我记下了。”顾方远微微颔首,向余淑仪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声音压得很低,但语气十分真诚。

余淑仪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两人随即一前一后走进央视大楼。

楼内与外面的寒冷截然不同,暖气开得很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纸张、油墨和忙碌气息混合的味道。

走廊里人来人往,抱着文件袋的编辑、拿着稿子的播音员、扛着设备的技术人员……

到处都是步履匆匆、神色专注的身影,一片繁忙景象。

在这种氛围下,两人很默契地不再交谈,只是跟着人流,走向电梯。

余淑仪熟门熟路地领着顾方远和顾大壮(顾大壮保持两步的距离跟在后面)一直来到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