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封赏完后,大典还没有结束!

接二连三的圣旨频频发出!

西南半岛是打下来了,有功之臣也都一一封赏了,可最重要的事情还没做。

那就是这么大的地方该如何治理!

首先要重新划分行政区域!

也就是之前定下的新域,把整个西南半岛划分成四个新行省,汉南布政使司除外。

后来,朱雄英深思熟虑,和陈丕,李泰,湘王等人商议后,觉得如果把西南半岛划分成四个行省的话地域太大,也太过分散,一个三司管理起来很困难,于是,将原本的四个行省重新拆了,组成五大行省。

分别为,第一行省,取消南掌国称号,更名为大明广南布政使司,统治辖区为整个原南掌之地,治所定在万象城,第一任主官景清,布政使兼任按察使,新封定国公瞿能,任兵马指挥使。

湘王就藩处于中心的万象城,外加四个郡王,分别镇守东南西北四个角。

西南半岛第二行省,取消孟连,孟艮,车里,木邦,八百大甸五个宣慰司,更名为大明滇南布政使司,统治辖区就在这原五大宣慰司之内,治所定在孟艮府,第一任主官为黄观,布政使兼任按察使,新封明武侯张袭任兵马指挥使,明威侯戚宁任兵马指挥佥事。

这地方相对平稳,没有太多的叛乱之事,所以皇帝把这地方给了二儿子越王,就藩孟艮,另外还有四个郡王也在此地。

西南半岛第三行省,取消大古剌,底兀剌宣慰司,缅甸的阿瓦王朝,更名大明西津布政使司,治所定在阿瓦城,第一任主官为王骥,布政使兼任按察使,新任翊国公陈懋为兵马指挥使。

这可不是什么安稳的地方,缅人好斗,将来必有叛乱,所以就需要一位铁血藩王来镇守了,汉王朱高煦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而且这地方几乎到处都需要人镇守,皇帝直接砸了十个郡王在这,可谓煞费苦心。

朱高煦,王骥,陈懋,征讨麓川的铁三角,彼此之间都熟悉,也能相互信任,朱雄英才能放心。

另外,杨洪,蒋贵等人也在此地的兵马指挥使司任职。

本来皇帝是打算把王骥带回京城在兵部任职,可实在没办法,要是换成别人,真不见得能和朱高煦尿到一壶里,所以只能先让他在这稳定几年了。

西南半岛还剩下两块地方,就是原本的真腊和暹罗了,本来是打算并成一个布政使司的,但考虑到这两块地方加起来实在太大了,而且沿海,暹罗之地的地域南北拉的太长,一个三司管理起来实在太过困难,于是一分为二,分成两个布政使司,分别为海西和海东布政使司。

这两个地方和大明属于不同的文明了,汉化起来极为困难,而且平安征讨之时,也遭到了很大的抵抗。

所以,保国公平安奉命镇守海西,雍国公蓝太平海东,各任兵马指挥使,朱雄英又砸了八个郡王过来,又让楚王分出两万兵马,归地方兵马指挥使司统领,主要负责海防和海运。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太大的变动,占城更名,并入汉南布政使司!

取消孟养宣慰司,更为一府,并入云南布政使司,皇帝的小儿子卫王就藩此地。

麓川更名南安府,并入云南布政使司,凉王朱文均就在这地方,用意不言而喻,让善于军事的凉王来掣肘沐家。

之后,大量卫所要在西南半岛五大新布政使司的疆域拔地而起。

要想尽快将一个新地方同化,融合,半农半兵的卫所制度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同时,大量的官员也会被派过来上任,治理一方。

朱雄英从军事,民生,人员调动,配合,乃至朝廷大局上考虑了很多,却唯独忽略了一件事。

两个儿子,凉王和卫王的封地连在一起,住的地方不到四百里路。

大明西南半岛新五大布政使司

……

封赏大典结束后,就是庆功宴,皇帝没有追究过错,而是慷慨封赏,这让所有人都很高兴,也就不计前嫌了,朱高煦都和吴忠勾肩搭背的喝起了酒。

“汉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