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臣叩谢陛下!”

冲朱标重重叩首后,李俨气势陡增,正色言说。

“臣尤记得,灭倭一战过后,陛下言说我朝当熄武事,休养生息。”

“那时候陛下命梁国公、姚广孝推行农业保险,任沈三石兴办朝廷商行,稳定粮价,准百姓更改农籍。”

“当时臣虽无贺表称颂陛下功德,可心中却是感激涕零。”

“觉陛下非好勇擅兵,只知征伐之雄主。更乃是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之仁君。”

“可眼下.....眼下......”

李俨猛然一顿,声音也跟着颤抖了几分。

“眼下见朕下令对西南用兵,你便对朕失望了?”

“臣不敢!”李俨表情惶恐,当即出声。

“只是臣当时记得陛下说过,两年内我朝当休养生息,不再兴兵。”

“可仅仅半年过后,便又有大战。”

“安南不臣,兴兵讨逆不算,陛下更是打算趁势安定云南全境,诛灭吐蕃,肃清安南。”

“臣不知此次西南战事要持续多久,臣更不知西南战事结束,我朝百姓能有几日的安稳时日!”

随着李俨声音落下,此刻的蓝玉早被他这番狂悖言语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就连静坐一旁,起先抱着看热闹心态的老朱,此时也不由正襟危坐。

毕竟从一开始,蓝玉、老朱,甚至就连朱标也自认为李俨顶多会因为征战西南耗费国库,最多也不过发几句牢骚,哭一哭穷。

可让老朱和蓝玉没想到的是,李俨这憨货不说他们户部将要出钱多少,反而直接痛斥朱标穷兵黩武。

那一字一句,就差指着朱标鼻子骂他好战虐民了!

数秒过后,反应过来的蓝玉猛地一脚上去,直接将跪在地上的李俨踹翻在地。

“陛下息怒,李俨狂悖,末将这便将他带下去好好教训!”

“你蓝玉什么时候也与李俨有了私交?”

见朱标眸光冷淡,默默打量着自己。

蓝玉也是明白他的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朱标,他教训李俨并打算将李俨带走教训,实则是担心朱标一怒之下直接治李俨的罪。

此刻事情败露,蓝玉轻叹口气,同李俨一并跪向朱标道。

“回陛下的话,臣与李俨并无私交。为其开脱也不过是想到他主管户部多年无过。”

“陛下,户部尚书尤为主要。一来要平衡朝中每年各项开支,二来还要敬劝天家。”

“因此李俨性子耿直,于户部尚书之位最为合适。”

国库的每一项开支都要经过户部,所以户部尚书最主要的自然也是清廉二字。

蓝玉所说敬劝天家自然也是必要。

倘若户部尚书并非耿直直谏之人, 皇帝奢靡所需花费便不敢直谏。

到时候便是任由皇帝拿着国库的银子盖宫殿,修庙宇,不顾朝廷官员的俸禄,不管天下百姓的死活。

所以似李俨这样憨直之人,自然也是户部尚书最合适的人选。

同样!

听到蓝玉竟有此见识,原本抱着死谏之心的李俨,此刻也不由侧目,略有诧异的看了眼旁边的蓝玉。

不过也就在李俨对蓝玉生出些许敬意之时,主位上的朱标却轻声打断道。

“李卿所言,应是不少朝臣想说却又不敢说。”

“是否惩治,朕自有定论。”

“是。”

待蓝玉起身站到一旁后,朱标看向李俨正色问道。

“李卿,朕且问你。”

“你所言种种,可是要谏朕穷兵黩武?”

见李俨默认,朱标继续道:“朕且问你,何为穷兵,何为黩武?”

“穷,竭尽所有也,黩,轻率妄动罢。竭尽兵力,兴兵伐战,想来李卿口中的穷兵黩武不只是这些吧!”

朱标将手搭在膝上,眸光深邃看向眼前的李俨。

“士林评价帝王穷兵黩武,往往后面便要加上一句民不聊生。”

“想来李卿最想谏的并非是朕竭尽兵力,好战兴兵。”

“想来李卿最想谏的,乃是朕不知与民休息,不知恩待百姓吧。”

“这.....陛下乃仁君雄主,微臣不敢。”

即便此刻的李俨惶恐跪拜,可朱标却明白自己这话也算是说到他心坎儿里去了。

不只李俨。

在朝中文臣、士林学子,甚至是千百年滚滚洪流中的所有儒生眼中,穷兵黩武之所以成了评价帝王的贬义词。

实际上乃是耗尽兵力后,朝廷没有精力去恩待境内百姓。

如此说来的话,这穷兵黩武四个字,朱标断然不认。

“朕且问你!”

“我朝虽多次兴兵,可是否有哪一次让战火波及到我大明百姓?”

“没....没有.....”

“那我朝多次兴兵,朕是否因兵力不足,强征百姓从军入伍,使得百姓骨肉亲离?”

“没.....”

“说朕穷兵黩武,可多次战事下来,我朝粮价是否失调?百姓是否因粮价激增,难以过活?”

“我大明境内的百姓,日子究竟是越来越好。还是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次没有等李俨回答,朱标语气一沉,温声斥道。

“谏朕穷兵黩武,我朝可因大兴武事有半分差池?”

言至于此,朱标倒是没有继续往下说。

而一旁的老朱却是能听出朱标这最后一句暗藏些许委屈。

整个大明朝,无论官员、富户,耕农、百姓,任谁都没有因大明数兴战事而受到半分波及。

因百万大军征讨倭国,国内武备空虚。

朱标却要给想要打秋风的诸国来使摆空城计。

而且似朱标这般不愿吃亏,极重国家颜面的少年,面对吐蕃斩杀大明使官,却也因当时朝中武备不足而不得以咽下那口窝囊气。

一定要说的话,因数兴战事,唯一有损失的乃是朱标自己才对。

“李卿!”

就在老朱眸光动容,默默注视朱标之时。

却见朱标语调和缓,冲李俨缓缓说道:“我朝三年之内,数次兴战不假。”

“可你身为户部尚书,谏朕穷兵黩武,算不算是胡言乱谏!”

“微臣知错!”

想明白过来的李俨立时叩首。

而朱标却是一言不发,更是没有提及如何惩治李俨,径直便朝殿外走去。

当看到老朱也欲起身,一并离开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