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泰山北斗 (1 / 2)
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这个影视剧项目是区宣传口琢磨了许久才弄出来的。
宗光辉任一把手时间不长,急欲做出成绩。但以往那批老人却用不上,所以才提拔了焦健做为自己的助手。
焦健能力出众,也没有辜负老板的信任,这一年多来活儿干得都很漂亮,这才有一年之中连升四级。
宣传口每年国家都有拨款,像京城的区县,行政级别高,款子也多,一年下来通常都花不完,只能又缴回去,等明年的计划下来再说。所以,每年下半年,大家都会突击花钱。
至于其他部委什么的,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当宗光辉提出要弄个影视项目的时候,核工业部、科委就动了心思,希望区里能够帮着宣传一下科学家和先进人物,顺便把没有花光的钱用掉,免得又缴上去那么麻烦。
因此,这个项目相当于几家合作。
此事对焦健也是有好处的,他负责具体事务,如果办得漂亮,将来的仕途也会走得很顺。
前一段时间,他都在跑立项的事情,拉了一支影视团队,导演、演员什么的都配置到位。但这个时候出了个问题,那边弄的剧本让老宗很不满意。
八十年代的影视业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电影院场场爆满,电视剧一旦出爆款,收视率能够达到骇人听闻的百分之七十,但一琢磨,这些影视剧之所以红,主要是故事好,剧本好。
它们都是直接拿名着和畅销书改编的,无论思想性还是文学性、趣味性都是一流。
这次弄的这个项目,焦健一时没有想到这点,先是让专业编剧写了个本子,递上去。老宗一看,就恼了,对焦健这个贴心豆瓣也不客气:“写的什么寄吧,纯粹垃圾,重新弄。”
焦健被骂得狗血淋头,狼狈得要命,静下心一研究,才发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现在导演啊编剧啊,都是科班出身,写起故事来,都是严格地按照教科书上弄,套路化严重,故事都是老生常谈,你看了上句,就知道下一句是什么。而且,这些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别看他们都是影视学院出身,但高考的分数都低,分数高的人都去读正经大学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影视学院出身的人,大多数都是混子。靠他们弄一部八股文似的玩意儿出来,新剧能红才见鬼了。
还是那句话,现在市面上大红的作品都是文学作品改编,比如《徐茂和他的女儿们》、《那五》、《神鞭》《神跤甑三》《钟鼓楼》《桥隆飙》《铁道游击队》,人家以前就已经大红,经过市场和读者的检验了。
所以,这次的新剧,还得找一个大文豪来写,还必须是会写故事的那种。于是,孙朝阳就进入了焦健的视野。
当他把孙朝阳所写的《暗算》递给宗光辉的时候,老宗看完,说一声“绝了”就敲定必须让孙三石同志来写这个故事,他已经成孙总编的书迷了。
焦健以前是普通工作人员,现在做了联络员,接触到权力的核心,此番是他独立操作一个大项目,手握海量资源,心中振奋的同时,也知道这是上级对自己的考验。
就他对孙朝阳的观察得知,别看孙三石是着名作家,其实有时候挺俗的,大大滴狡猾,不是个好糊弄的。
要想说服他,确实需要上硬货,
焦健想了想,缓缓道:“孙总编,杂志社的领导们虽然都有行政级别,都是国家干部,但却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杂志社说穿了是企业,普通员工都是工人编制,要想转过去吃公家饭,除非参加招干考试。国家的政策正在慢慢整改纠偏,未来几年,所有的提干考试都要停下来,转为公务员考试。今后,无论是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还是进大型国企都是这样,所谓逢进必考。这个时间不会很长,我估计九五六年就会彻底规范。”
既然说到正事,孙朝阳也不再跟焦健扯,听得认真。
确实,按照真实历史看,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公务员考试开始正规化了。像迷大爷那种在报刊上发表几篇文章,拿了个奖,上级领导一句话,就从水泥厂工人调去文化馆做国家干部那种事情再也不可能发生。说起来,自己和迷大爷都是吃了时代红利,进而改变了个人命运。
他点点头:“是的,无论是哪个朝代,体制内人员任命都是公器,都必须经过考试,你说说打算这么做?”
焦健回答道:“我不是说过火把剧团还有人没有解决事业编的事情吗?”
孙朝阳:“对啊,确实,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不解决也说不过去,你们是怎么弄的。”火把剧团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到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人员还没有安置好吗?
焦健:“领导的意思是把火把剧团弄到福利二类里去。”
看孙朝阳不解,他解释说,国家现在有个政策,把福利院、孤儿院什么的归到福利一类当中,是正经的国家慈善机构;至于图书馆、博物馆、歌舞剧团什么的,则归到福利二类。两类福利机构的员工都统一转为事业编,算是给他们解决了指标问题。既然有这道东风,《中国散文》也可以混在里面,看能不能蒙过去,这就看大家下来怎么做工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朝阳反问:“我们是文学杂志社,好像跟福利机构扯不上关系吧?”
焦健正色:“不然,你社可以跟火把剧团合在一起,并成一个单位,这叫做……叫做……”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用什么名词来总结归纳。
孙朝阳接嘴:“这叫借壳上市。”
心中禁不住给焦健点了个赞,这姓焦的人才啊,这样的法子都能想出来,活该人家在视图上混出了头。
焦健也不知道啥叫借壳上市,微笑道:“孙主编,剧本的事情你看怎么弄?”
话题又绕到写剧本上面来,孙朝阳心中叫苦:这玩意儿可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关键还得保证剧拍出来后大红,这才为难人了。关键是,我也不知道该抄什么呀?这两年劳资之所以不写东西,就是没有上面可抄的,索性转去搞行政,要的就是保持晚节。等过两年,国家政策下来,我辞去社长一职,停薪留职去搞赚钱的活儿。但是,在之前,我得把单位的事情弄好。弟兄们跟了我这么多年,把我送到总编的位置,我不管他们,甩袖子走了,那是连人都不做了。
哎,这两年是我在中国散文站的最后一班岗,很难熬啊!
他想了想,心中又是一动:焦健这个法子非常妙,但我为什么要通过区里去搞定这事呢?我完全可以走老周那条线,让他帮我活动活动。实在不行,找唐大姐也行啊。
吴胜邦离开中协去金融口一个大单位当一把手,权力大得惊人,如果有他出面,基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