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贾科长耍流氓 (1 / 2)
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倒数第二个大推荐效果明显,寂寞已久的书评区开始有动静了,不少读者在下面留言说这书挺好看的,故事很流畅,悬念设置得当,让人欲罢不能。包袱也抖得可以,虽然结果在预料之中,但也让人大大过瘾。
这个留言应该是写手留的,有一定的写作经验。
更多的是普通读者,留言也简单,不外是“大大快更新。”“好书,当击节叫好。”“可以,可以,是我的菜。”
听到大家的夸奖,一向喜欢哗众取宠的杨华很很得意,统统点了赞,还挨个留言说谢谢客官的支持,今后请继续。
作者君在书评区现身,读者更高兴,就建起了楼,让大家在里面版聊。
如此几日,杨华菜发现一个问题,贾科长竟然没有回信。他有点沉不住气,打电话过去问。不料贾科长的语气却是淡淡的:“小杨,我们调查过了,你的腿伤不符合工伤范围。所以,这事和咱们厂子也没有关系。”
杨华忙道:“贾科长,我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出的车祸,按照国家规定是工伤,国家法律最大,厂子里不能不认账。这事无论走到哪里去说,都是我占理。”
贾科长依旧是公事公办的态度:“小杨,你说是出了车祸,当时你报警没有,交警出具现场认定书没有,我要看到这个认定书才能确定是车祸,而且是在你下班回家的过程中发生。”
“你这就是鬼扯了。”杨华断了一条腿,行动不便,心中本就郁闷,顿时忍不住叫起来:“我就骑个电驴子栽进没上盖的窨井里,又不是被汽车创,找什么交警?我当时疼得要晕过去,还能等交警慢慢出警?”
“那我就没办法了,我们公司是正经单位,一切都要按照法律和程序办。”贾科长听杨华叫嚷,心中不爽:“没有这个交通事故认定书,你的工伤就办不下来。”
反正就是一句话,你想办工伤,让水泥厂出钱,还发基本工资,没门儿。
杨华忽然想起贾科长是水泥厂老板的连襟,顿时明白人家是在耍流氓。
水泥厂是县城利税大户,厂子里有五百多员工。但零零年代的水泥行业其实很不景气,一吨水泥也就赚两块多钱。别看老板身家亿万,可为人吝啬得很。像工伤这点蚊子肉,也是要节省下来的。你千万不要低估资本家的底限。
他顿时怒了:“姓贾的,看来你他妈是不肯出这个钱了。好好好,我也不是好欺负的,我要告到劳动局去,让国家法律跟你说话。”
听到杨华骂娘,贾科长也不生气,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还是笑嘻嘻的:“小杨你别冲动啊,劳动局那边的领导们我熟悉得很,前几天还在一起吃过饭。当然,我不是想说明什么,对的,你说得对,一切用法律说话。你不告还真不行,我厂已经就你断腿的事情报警了。”
“报警了,你们先报警?”杨华有点迷糊:“姓贾的,你的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对的。”贾科长忽然义愤填膺:“我们水泥厂是地方经济支柱,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为县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多么巨大贡献。可我们的员工,在下班的路上,竟然被社会黑恶份子严重伤害,还得打断了一条腿。请问,这是不是破坏营商环境,破坏和谐社会?你出事后,厂领导很重视,董事长很重视,勒令人事科、办公室必须妥善处理好此事。人事科、办公室已经替你报警了。犯罪分子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给我厂工人一个安全的就业环境,还我县人民一片朗朗乾坤。”
“我去,你的意思是我的腿是被人打断的,还报警立案,神经病嘛!”杨华大惊:“胡说八道。”
贾科长呵呵笑道:“小杨你不要怕,我们会保护你的。”
杨华辩解:“我的腿不是被人打断的,真的是摔了车。”
贾科长声音听起来不悦:“小杨你别不承认,你的腿就是因为感情纠纷被文化馆王胜军打断的,这事在城里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嗯,你的聊天记录截图在本地很多游戏群都在发,厂里不少人都知道的,我手头恰好有一份。我们已经固定了证据,替你报警了。”
“啊,你们……就为一万多块钱医药费……至于吗……”杨华顿时无语。
至于吗?至于。
本县是经济极不发达地区,普通人一个月才三四百块钱工资,像他这种体力工人也就七百多块。超过一千块,已经是高收入了。
一万块,可以给几十个工人发一个月工资,自然是能不出就不出。
反正也就是报个警,剩余的麻烦让杨华自己面对,跟水泥厂也没有关系。
这样一来,水泥厂就可以合理合法地规避工伤赔偿。
要不这么说水泥厂董事长能发财呢?所谓,不积小流焉成江海?
杨华碰到耍流氓的贾科长,还真拿他没有办法。
正郁闷着,邮局的邮递员送了个取件通知单,说是有个包裹需要他去局里取。
杨华好动,在家里呆得烦闷了,就拄了拐出门,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出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力三轮车这种玩意儿在八十年代末出现,在九十年代是大量下岗工人主要再就业途径。鼎盛时期,小小一个县城有上百辆车。乘车费也便宜,一块钱就能绕城一圈。
这些年,就业好转,三轮车也少了下去。车费也上涨到五块,在杨华承受的范围之内。
到了邮局,取出包裹一看,是上海《西红柿》网寄来的,落款人是孙朝阳。
杨华自然知道孙朝阳就是关木旦,自己和他在网上天天聊,早已经熟悉了。心中好奇这老编给自己寄了什么,就撕开包裹一看,顿时叫了声:“豪爽,义父!”
却见,里面是三条中华烟。
杨华上班的地方人人抽烟,夜班的时候也要靠卷烟提神,烟瘾不小。可收入只有那点,平日里抽的就是几块钱一包的《红梅》《天下秀》,逢年过节才来一包红塔山和玉溪,中华是万万享用不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