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赵茯苓见到李桃歌走路神采飞扬,上了马车就要酒喝,一边替他摘掉鹤氅,一边疑惑道:“公子扇他脸了?”

李桃歌大笑道:“扇了,两记耳光,竹叶都震落几枚。”

赵茯苓悄声嘀咕道:“公子的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怕是大喜之日都没这么高兴,揍人而已,至于吗?”

李桃歌接过酒杯,一口喝干,舒坦道:“揍人当然没那么舒服,关键是不仅扇了脸,顺带将他放入东龙书院授学,有他这名大儒坐镇,咱们书院算是有高人喽,不怕招不来学子。”

赵茯苓惊讶道:“我以为是普通先生呢,原来是有名的大儒,公子,你揍了他,不怕被读书人戳脊梁骨吗?”

李桃歌摇手笑道:“公是公,私是私,他骂我们李家几十年,没押入大牢,仅是扇两记耳光,当是便宜他了。不过这位酒镇项公,确实有大才,秦夫子的儒学义理之学都敢辩,且自创一番学说,当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之后,定然又是一名大夫子。”

赵茯苓听的满头雾水,“听不懂,不过公子开心就好,以后东龙书院有了山主,终于了解一桩心事。”

“山主?”

李桃歌狡黠一笑,“有才之人,像是一匹烈马,得驯,酒镇项公脾气古怪,满腹怨气,当初爷爷没将他驯服,只怪手段过于柔和,当我用出边军路数,顿时温顺如羊羔。他现在口服,心不见得服,暂且不能给好脸色,先放到东龙书院,扫一个月茅厕再说。”

赵茯苓咋舌道:“乖乖,大儒扫茅厕,岂不是颜面扫地?传出去,公子不怕读书人记恨吗?”

李桃歌坦然道:“我创建东龙书院,是为了给想要读书的人一方清净之地,驾驭酒镇项公,也是为了他倾囊相授,我心光明,何惧流言蜚语。”

赵茯苓嘟嘴道:“我虽然没读过书,可也听说过升米恩斗米仇,就怕某些人恩将仇报,把公子归为恶人,想到他们受您恩泽,到头来还要骂您,不行,气的我胸口疼。”

“好事。”

李桃歌瞄向稚嫩身段,小荷才露尖尖角,怕是这辈子波涛汹涌无望,知道她心里极为在意,于是褒奖道:“我家有女初长成。”

正在倒酒的小茯苓心中一喜。

公子把她当做自家人,谁家婢女有这天大福分?

斗酒镇离回京路程较远,一去一回,白耽搁一天,江水军在不远处跟着,从不过来打扰,两边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又走了三日,回到宣州,临近腊月,气候突然变得冷冽起来。

米县令之死,邹明旭之死,其中必定和江南官场有染,有胖狐狸保护米娘,倒不用担心她的安危,就怕官商铤而走险,把其余人证和物证销毁。

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宣州刺史杨冼。

来之前,已经打探清楚,杨冼是邹明旭的远房亲戚,作为一州父母官,辖内的香脂河,从来没去过一次,似乎与大都护府不太对付。子侄死在自家地盘,谁有嫌疑,谁敢出手,他一定心知肚明。

于是李桃歌亲自驾车,径直来到宣州城,走过几条街道之后,来到刺史府。

府邸较为寒酸,用来镇宅的石狮子都少了条腿,可见杨冼并不是穷奢极欲之徒。

按道理,一千多余铁甲入城,刺史府早该收到消息,但门口冷冷清清,只有几名打瞌睡的披甲府兵,并无专人前来迎接。

李桃歌走下马车,望着掉漆朱门,赞叹道:“杨刺史一定是名好官。”

赵茯苓给他披好鹤氅,疑惑道:“人都没见到呢,公子为何知道他是好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