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在返程的汽车上,我和县委书记丁洪涛坐在一起,我立刻听出了丁洪涛这番话的弦外之音。

于书记表面上是在批评常务副县长曹伟兵同志汇报工作不讲程序、不懂规矩,但更深一层的意思,显然是指向了我这个县长。

作为县政府主要领导,我对副手在重要场合的发言负有审核把关的责任,更不用说涉及数百万资金安排的重大事项,没有经过县委主要领导点头和必要的组织程序,就向上级汇报,这确实容易授人以柄,也反映出在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方面存在疏漏。

这个是于书记用一种非常含蓄但又极其明确的方式,强调县委的权威和集体领导。

我语气诚恳地回应:"丁书记,您提醒得很及时。伟兵同志今天在会上汇报五百万防汛资金的事,确实是我事先没有把好关。这笔资金虽然年初在财政预算中有过预留考虑,但具体的动用程序和额度审批,确实应该先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这是我的疏忽,今后一定注意改进工作方法,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丁洪涛脸上露出颇为大气的笑容,摆摆手说:"朝阳同志啊,我也只是随口一说嘛,你到东洪工作时间长,情况熟,抓政府工作又具体,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咱们搭班子,就是要互相提醒、互相补台嘛。我只是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咱们还是要格外慎重。毕竟防汛资金关系到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要做到程序完备、手续规范。"

"您说得对,"我接口道,"回去后我就让财政局和水利局抓紧准备详细方案,尽快提请常委会审议。"

车子平稳地驶入县委大院,停在了办公区前。我们先后下车,丁洪涛并没有立刻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对我说道:"朝阳,要是这会儿不忙的话,到我办公室坐一下?关于防汛的后续工作,还有几件事,咱们再简单碰个头。"

"好的,书记。"我点头应道,跟着他走进了县委书记办公室。

办公室布置得整洁有序,靠墙的书柜里摆满了马列着作和些许的散乱书籍。我们在靠窗的沙发上落座。丁洪涛很客气地从茶几上的烟盒里抽出两支"红塔山",递给我一支。我接过烟,拿出火柴,先探身给他点上,然后才点燃自己的。

丁洪涛深深吸了一口烟,让青灰色的烟雾缓缓吐出,似乎在借着这个动作斟酌词句。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朝阳啊,昨天于伟正书记除了强调防汛,还特别关切地问起了我们县的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情况啊。"他站起身推开窗户之后又缓缓落座,"书记的谈话给我很多启发,特别是强调,一个班子的战斗力,关键看团结啊。主要领导之间,更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你是东洪县的老人了,"他看着我,目光显得很诚恳,"对县里的情况熟,干部熟,基础熟,以后工作中,我有什么考虑不周、了解不透的地方,你这个老弟可不能袖手旁观,得多提醒、多帮衬啊。"

我连忙说:"丁书记,您这话言重了,太客气了。县政府的工作就是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的,这是我的本分。我一定摆正位置,坚决维护县委的权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您和常委会定下的事情。"

丁洪涛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又摆了摆手:"好,朝阳,你有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具体政府那边的日常事务,你大胆放手去抓,我肯定充分信任,全力支持,不会干预过多。不过呢,"他话锋再次微妙地一转,声音压低了一些,"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感觉咱们县里有些关键岗位的干部力量,似乎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配置上可能还有优化的空间。比如,县委组织部和政法委这两个重要部门的主要领导岗位,很重要啊。选好人、用对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的效能。我的想法是,是不是可以考虑尽快把这两个岗位的合适人选确定下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准备就这个问题,先和你充分沟通酝酿,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后,正式向于伟正书记做个汇报。于书记对我们东洪的班子建设是非常关心和支持的,我相信只要我们俩意见一致,方案稳妥,于书记一定会支持的。"

我听着于书记这番话,是在商量人事安排,但实则是在进一步巩固县委书记在人事问题上的主导权,并且巧妙地将于伟正书记这面大旗立在了身后。防汛资金汇报程序上的小小敲打,与此刻关于关键岗位人事安排的"通气",一收一放,一张一弛,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我心里暗道丁洪涛不愧是在光明区担任过常务副区长的。倒是充分展现了一位成熟领导干部的政治手腕和谈话艺术。

既然丁书记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我自然不好再去回避。我直言说道:"丁书记,您说得对,班子配备确实很重要。不知道您心目中是否有合适的人选考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丁洪涛沉吟片刻,说道:"人选嘛,都是咱们自己的同志,咱们两个是外来干部,其他人啊最好是本土干部了。先说说政法委书记吧,我觉得公安局的党组书记田嘉明同志比较合适。田嘉明同志到东洪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了,以党委书记的身份主持公安局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临时性的状态,不能作为长久的模式。所以啊,我也给于伟正书记进行过汇报,于书记原则上同意,由田嘉明同志出任这个政法委书记。"

他顿了顿,观察了下我的反应,继续说道:"至于副县长和公安局局长,这次选举恐怕就不宜进行了。毕竟县里面年前才刚刚开过人代会,我对人大代表的情况还不完全了解,贸然提名到县人代会上,我又担心出现什么意外。所以我的建议是,让田嘉明同志直接出任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局党组书记,至于公安局局长和副县长,下一步看情况再说。"

我知道田嘉明本身是有一些问题的,但是东洪治安形势复杂,换一个东洪本地人上去我不放心,从外地再来一个公安局长,除了市局的孙茂安我比较认可之外,其他人我认为暂时还镇不住东洪县。如今,田嘉明将东洪公安已经带出来了,连续三个季度东洪公安的排名持续上升,并且在连续两个县发生了恶性的持枪抢劫案之后,东洪县仍然是没有任何风吹草动。上级对公安局的评价也逐步在提升。

我表态说道:"书记让田嘉明出任政法委书记,我个人没有太大意见。我服从县委决定。"

丁洪涛听完之后,笑了笑说道:"哎呀,朝阳同志,嘉明同志能到东洪县来工作,肯定是奔着你来的呀,你们这个老乡,你们平安县干部在整个东原,那都是有赫赫威名的呀。包括市局的张市长,李市长,还有郑红旗市长这三个同志,这还不算咱们组织部的学武部长。可都是平安系干部出身啊。"

我已经听到了不少关于于伟正书记对山头主义的批评,我也明白这种山头主义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我马上反驳说道:"丁书记,这个话我可不敢认同啊。咱们东洪县的干部,个个都是党组织选拔任用的干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平安县的干部嘛。"

丁洪涛笑笑,没有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转而说道:"另一个岗位,县委组织部长。我想啊,焦杨同志现在还是兼任着组织部长,从干部使用的角度来讲,这实在是有些浪费名额了。所以我的意见是让焦杨同志辞去组织部部长职务,由县委办主任吕连群同志来出任组织部部长。"

丁洪涛继续说道:"朝阳同志,这个是我给于伟正书记也通过气的方案,于书记也很认可。吕连群同志曾经代管过一段时间的组织部,对组织工作很熟悉。这个吕连群同志开展组织工作呀,应该是得心应手的。"

我心里暗道这丁洪涛张口于伟正书记闭口于伟正书记,时时刻刻拿着于伟正书记来做虎皮扯大旗,但是以我对一个市委书记的了解,自然不会太过关心一个县里的副职领导班子配备。我马上说道:"书记啊,这件事情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意见。首先我并不是完全不赞同您的提议,焦杨同志担任县委副书记,主抓群团人事工作,我没有任何意见,也支持书记您的建议。但是让吕连群同志出任组织部部长,这一点我认为不妥。"

我也观察了下丁洪涛的表情,见他神色如常,便继续说道:"原因也不复杂。在之前东洪县石油公司划转改革过程中,吕连群同志是犯过错误的,虽然这个问题不是原则性错误,但也受到了牵连。而且如今的吕连群同志处分在身,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把吕连群同志放到组织部部长的位置上,我个人认为是不合适的。所以组织部部长人选,我认为不够成熟。书记,实在抱歉,关于这个吕连群的使用问题上,我实在不敢苟同啊。"

丁洪涛脸上的笑容淡淡消失,转而略显郑重起来。他无意识地拍了两下自己的大腿,声音不大不小,说道:"朝阳啊,我认为吕连群同志是东洪本地人,对东洪的干部情况很熟悉,他成为组织部长,能方便我们更好的推动干部管理工作嘛。这一点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呀。"

我说:"书记,您坚持自己的意见,在这一点上我也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这个还请您多多谅解。"

丁洪涛看我没有退让的意思,反而笑几声,说道:"哎呀,这件事啊。我看干脆这样吧。放一放,搁置争议,成熟一个,调整一个。关于田嘉明的问题,我看要提上日程。在下次的常委会上,我看可以讨论。"

我说道:"呃,书记,正好也有几个议题需要上常委会。"

丁洪涛说道:"哎呀,这样吧,你把议题拿出来,我先研究。研究完了之后,我认为条件成熟的就上常委会,我认为条件不够成熟的,咱们就再放一放。"

丁洪涛三言两语就展现了县委书记对县委常委会的绝对权威领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回到办公室之后,刚刚坐下,县纪委书记苏清舟就敲门进来。

苏清舟进门后说道:"县长,方不方便?我有点事情想向您汇报。"

我说道:"苏书记,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吧。"

苏清舟说道:"是这样,县长,我现在听到一些个别同志反映的问题,向您来做个汇报。"

我马上问到:"苏书记啊,有话就直说。"

苏清舟说道:"是这样啊,没有任何正式的举报,只是听到一些闲言碎语,我们随便聊聊。现在有一些声音县委统战部长,城关镇的党委书记向建民同志在城关镇工作上有些问题。"

我听到是向建民心里有些着急,但面上还是十分沉稳,说道:"工作上有些问题是什么意思啊?苏书记,你也是当过兵的人,怎么说起话来变得扭扭捏捏了?"

苏清舟当然知道向建民的背景和关系。作为市委书记钟毅曾经的秘书,作为副市长、公安局长李尚武的女婿,向建民的身份太过特殊了。

苏清舟说道:"是这样啊县长,我只是给你提个醒。我们听到一些干部在反映向建民在城关镇收受贿赂,金额不小啊。"

我听到之后说道:"什么?向建民收受贿赂?苏书记,听谁说的?这不可能吧。"

苏清舟说道:"县长,您看您说话都没有底气。我们当领导的不可能保证另外一个人在经济上不犯错误。"

我说道:"是啊,这个确实不好保证啊,消息来源可靠吗?"

苏清舟点了点头说道:"有名有姓啊,据说是从公安系统那边传出来的声音。但是我们没有和当事人见面的打算,毕竟现在这只是小道消息在传,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也没有任何的举报。"

我说道:"公安系统?公安系统什么人在传?"

苏清舟想了想就主动汇报说道:"县长是这样,公安局有个叫陈大年的,在外面散播消息说他给了向建民块钱,然后呢,田嘉明就安排他担任集资房建设的项目办主任。还说这个向建民能量很大,收钱之后也办事,把他们家一个犯事的兄弟从刑事追责调整为了劳动教养。劳动教养嘛,毕竟不是刑罚。"

听到这里,我感觉这些事情倒是有鼻子有眼啊,心里感到难道向建民这么经受不住考验,在这么小的问题上都能在阴沟里翻船?

我说道:"这个事情都有谁知道?"

苏清舟说道:"县长啊,这只是我在下面调研的时候,有干部以个人名义给我闲聊说起的。这事不算正式的举报,我们纪委也不可能因为谁几句话就采取立案措施。那样的话,纪委机关行政成本太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