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兵部侍郎唐俭正在衙堂安坐,一边饮着茶汤,一边眯着眼睛小憩。

脑子里却是乱糟糟的,半个多月来,他和尉迟信深谈了几次,终于初初说服了尉迟信,就裁撤河北大军的事情达成了一定的默契。

他和尉迟信共事多年,没什么私交,但对尉迟信的为人秉性知之甚深。

尉迟信是前隋名臣杨义臣之后,鲜卑人,和名望重于天下的杨义臣相比,尉迟信差的可就有点远了。

之所以能坐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多在于当年的投效之功。

当今坐在龙椅上的那位,起于草莽,也许是义气使然,也许是想落个好名声,对追随他的老人们都极尽优容之能事,不然就尉迟信那才能,一郡之首可能都高抬了。

想到这些,唐俭脸上露出些轻蔑的笑容。

于是兵部呈文也就顺利的去到了省中,接下来可能就是召他们到省中议事,甚或是到太极殿上君前议辩。

他给自己打了几份底稿,准备随机应变。

此事十有八九要被驳回,这个他是知道的。

温彦博和李靖都是皇帝近臣,才智俱佳,非是尉迟信能够比拟。

皇帝虽说是个没来历的贱家子出身,可行事之间却有板有眼,心思精明,手段狠毒,不然也不会让天下英雄束手。

只是此番他也没指望朝中能就此通过裁军之议,风声传出去了就成,河北各部大军云集,刚刚立下平定辽东的大功,正是欢欣鼓舞之时。

此时朝中传出裁撤大军的消息,有多少人会觉着这是要兔死狗烹?

唐公啊唐公,你以知己待我,我便以知己报之……

…………

唐俭疲惫的叹了口气。

说实话,大唐立国的前几年,内外还很纷乱,机会应该更多,可那会唐公方故,众人噤若寒蝉,皆求自保。

唐俭即便有心为李渊复仇,却也身单力孤,无力回天。

再加上那李定安身边环绕着的都是他从晋地带过来的旧部,兵锋之凶野,令向来自矜的关西豪杰都感震恐。

唐俭对军事也不陌生,更是身具知兵之名,本人也是晋人,他却很难想象,在唐公李渊于太原起兵之后,带走了那么多的人才兵将,当时自己等人都以为,晋地之精华皆在唐公帐中。

可有人竟然还能把晋地剩下的歪瓜裂枣带成万胜之师,并倚之逐鹿天下。

北魏遗风吗?真是见了鬼了。

…………

这些年等下来,眼瞅着只是短短的三年时间,诸侯们就死的死,降的降,唐俭就和做梦一样。

平定天下原来这么容易的吗?那自己一群人之前在干嘛?王世充为啥来打潼关,窦建德为啥没抄了王世充后路?当时萧铣那蠢货在做什么?

自诩聪明的他满脑子浆糊。

只是清楚的知道,天下越来越安定,一场场大胜听的人都麻木了,高句丽,倭国,吐蕃,一个个都被唐军风卷残云般送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中。

突厥人也变得好说话了起来,榆林,营州这些战略要地轻易的就送给了大唐,定襄郡几乎是两国共管。

从凉州,高地到敦煌,总是闹事的羌人和吐谷浑也消停了下来,竟然要给大唐交税了。

…………

浮想联翩间,唐俭又想到了现在的事情,裁撤军伍不是一件小事,他在这个上面用尽手段。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唐俭心里也没底,他本身就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能做到这一步,靠的其实就两个字,谨慎而已。

当需要他自己冒风险的时候,心里七上八下也是在所难免,毕竟他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兵部侍郎,结交的那些人,也没有一个身处高位……

如今前面有尉迟信顶着,应该没事吧?

正想着是不是该主动去省中试探一下,还是坐等省中召唤的时候。

呯的一声,房门被人撞开,吓了唐俭一激灵,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向来稳重守礼的赵主事满脸惊恐的窜了进来,“侍郎……不好了,外面……”

唐俭看着自己的心腹,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把茶杯往桌上一顿,“怎的如此惊慌?像什么样子?”

不等赵主事再说什么,外面响起纷乱的脚步声,唐俭往外看去,心中也渐渐生出了恐惧,不详的预感油然而生。

守在外面的文吏惊叫之中,一个高大强壮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处,唐俭瞳孔剧烈收缩。

罗士信……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