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张学颜,申时行心中大为震惊,不过,更震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这里不是北京城,不是乾清宫,而是民间的一处新兴的学堂,远离了最高权力殿堂的束缚,一向沉稳的天子,像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一般,开始说一些让传统观念无法容忍的事情。

朱翊钧仿佛没看到他们眼中翻腾的惊涛骇浪,继续沉稳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在颠覆着千百年来森严的储君培养铁律:“朕实际上想了很长时间了,待皇儿年齿稍长,学问根基扎实之后,便让他先到学堂当个两三年的教书写生,二十岁入朝观政!”

“六部诸司,皆需轮转历练!”

“非止旁听,更要亲理庶务!”

“朕要让他知道,朝廷一道旨意如何拟定颁行,国库一粒米、一枚钱如何征缴支用,边关一兵一卒如何调遣粮秣,刑名狱讼如何明断秋毫,河工漕运如何维系国脉……”

“嘶……”张学颜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几乎站立不稳。

让储君在六部轮值,亲理庶务。

这等于让未来的皇帝在登基前,就深度介入、甚至实际掌控了帝国最核心的行政运作!

这……这不好吧。

大明延续两百年的权力格局也会发生彻底的变化。

申时行竭力稳住心神,但指尖已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陛下这构想,何止是突破,简直是翻天覆地!

让储君在六部轮值,这固然能使其通晓政务,但其间权力如何交接……

如何避免储君过早形成自己的班底、甚至与现任重臣产生冲突?

这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朝局动荡的祸源……

朱翊钧的目光却越过他们,投向课室窗外那片孕育着希望的田野,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和深远的谋划:“中枢历练之后,待到澍儿年近三旬,心智成熟,识见广博之时……”

他顿了顿,抛出了那石破天惊的下半句:“朕还要让他外放地方!”

“外放?!地方?!”

申时行和张学颜再也控制不住,几乎是失声惊呼出来。

两人脸色瞬间煞白,如同听到了最荒诞不经的呓语!

让储君、未来的天子,离开中枢,离开京师,去担任地方官……

这不是取乱之道吗。

两人心乱如麻,看向天子,一个念头出现在了张学颜的心中。

陛下当明君,马上就要做了小二十年了,难不成年龄到了,血脉觉醒,开始搞事情了……就跟世宗皇帝到了年龄,开始疯狂修道,穆宗皇帝到了年龄,开始疯狂问香。

“不错!”

“或为一府知府,任期,四到五年!”

“必须实任!”

“非是遥领虚衔!朕要他亲自坐堂断案,亲自巡行田亩,亲自体察民瘼,亲自与那些胥吏、乡绅、生员、乃至贩夫走卒打交道!”

“朕要他亲眼看看,朝廷的德政是如何在地方施行的,又是如何被层层盘剥扭曲的!”

“朕要他亲耳听听,那升斗小民的哀叹与期盼!”

“更要紧的是,朕要他亲手去治理一方,尝一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滋味,也尝尝那掣肘艰难、百事缠身的苦楚!”

“唯有如此,日后,他才知道何为‘民’,何为‘官’,何为‘治’!才知道这江山社稷的分量!”

朱翊钧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砸在申时行和张学颜的心坎上。

这……这简直是亘古未闻!

彻底颠覆了“天家贵胄,不履贱地”的千年铁律。

储君本应深居九重、唯务典学,这才是祖宗家法啊。

而天子的想法,简直是离经叛道。

听着朱翊钧的话后,两人仿佛看到了储君身着七品鹌鹑补服,在地方衙署升堂理事,与三教九流周旋的景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