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皇城前,护城河的水面结了薄冰,映着灰蒙蒙的天色,像是一面模糊的镜子。

皇宫门口的守卫比以往少了许多,禁军的铁甲在寒风中泛着冷光,可人数也稀疏了不少。

易年知道,周晚一定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去前线,毕竟渭南三州已经沦陷,北祁不能再丢一寸土地。

站在桥头,望着那座巍峨的皇城。

朱红的宫墙依旧高大,可却少了往日的热闹。

往年这个时候,宫里早已张灯结彩,太监宫女们忙碌地准备年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御膳房飘出蒸糕的甜香,内务府忙着清点贡品,禁军统领也会亲自巡视宫防,确保万无一失。

可今年,皇城里静悄悄的。

没有红绸,没有灯笼,没有来来往往的宫人。

只有冷风卷着落叶,在宫门前打了个旋,又无声地消散。

易年站在雪地里,忽然觉得有些讽刺。

南大街的百姓们还在欢天喜地地准备过年,可这座皇宫的主人,却连一点过年的心思都没有。

或者说,这座皇宫的主人,从未真正把自己当作皇帝。

迈步走上石桥,靴底踩在积雪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守卫们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纷纷抬头,可当他们看向桥头时,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现。

易年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有走正门。

只是轻轻一跃,身形如风,无声无息地掠过高墙,消失在夜色中。

夜色渐深,上京城的灯火一盏盏亮起。

南大街的喧嚣依旧,酒肆里传出醉汉的歌声,茶楼里说书人正讲到精彩处,引来阵阵喝彩。

孩子们提着灯笼在街上奔跑,笑声清脆,仿佛这世间从未有过战乱。

可皇城里,还是一片寂静。

站在皇城内,脚下是冰冷的青砖,眼前是巍峨的宫殿群。

真武境界的修为,让易年与天地相融,气息、身形、脚步,皆如清风拂过,不留痕迹。

迈步向前,步伐轻缓,却如行云流水,仿佛整座皇宫的布局早已烙印在他的识海之中。

巡逻的禁军列队而过,铁甲碰撞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可他们却对近在咫尺的易年毫无察觉。

易年就这样走在宫道上,与一队巡逻的士兵擦肩而过,甚至能看清他们脸上疲惫的皱纹,能听见他们低声抱怨着寒冷的天气。

可他们却连一丝异样都未察觉,仿佛易年只是一缕夜风,一片飘雪。

微微侧身,让过另一队提着灯笼的侍卫,目光平静如水。

"这鬼天气,连个刺客都懒得来。"

一名侍卫搓着手,低声嘟囔。

"少说两句,万一真来了,咱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人压低声音回应。

易年嘴角微扬,脚步未停,继续向前。

忽然,耳朵轻轻一动。

风声不对。

抬头,目光如电,扫向远处的宫殿屋顶。

那里,有两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正无声无息地潜行。

他们的动作极轻,气息收敛得近乎完美。

每一步都踩在瓦片的接缝处,不发出半点声响。

若非易年已达真武之境,恐怕连他都难以察觉。

"刺客?"

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的笑意,"看来黑夜的日子不好过啊…"

身形一晃,如鬼魅般消失在原地。

下一瞬,已站在那两名刺客面后。

二人瞳孔骤缩,浑身肌肉瞬间绷紧,可还未等他们做出任何反应,易年的手已经按在了他们的肩膀上。

"深夜造访,有何贵干?"

易年语气平淡,像是在问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两名刺客如坠冰窟,浑身僵硬,连呼吸都凝滞了。

他们甚至没看清易年是怎么出现的,更没感受到半点真气的波动!

"你…你…"

其中一人艰难地挤出两个字,声音颤抖。

易年摇了摇头,语气依旧平静:

"回去吧,告诉你们的主子,下次派点像样的人来…"

话音未落,双手轻轻一推。

两名刺客甚至来不及挣扎,便如断线风筝般飞了出去,身形划破夜空,远远地坠向皇城之外。

易年站在屋顶,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神色淡然。

他知道,这样的刺杀不会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他不在意。

因为在这座皇宫里,能杀他的人,还没出生。

低头,俯瞰整座皇城,灯火零星,寂静如渊。

下一刻,身影再次消散。

再出现时,已立于御书房前。

夜风拂过,雪落无声,比槐江州的雪还要冷。

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融化,变成一滴冰凉的水。

原来习惯,真的是很可怕的东西。

他习惯了当大夫,习惯了自由自在,习惯了和朋友们嬉笑怒骂。

可现在,他不得不习惯这座冰冷的皇宫,习惯那些繁复的朝政,习惯那些跪在他面前、却心怀鬼胎的臣子。

叹了口气,推门,看见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

渭南三州告急,流民涌向上京,军饷不足,兵力不足,粮草紧缺…

华灯初上,可这座皇宫,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冷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