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当然,规则也非一成不变。

积分每年清零,但超出本县本行业平均值的部分,可以作为“基础优势”保留下来,转化为下一年更多的带薪休假天数。

你可以选择休息,也可以选择不休,继续劳作,赚取更多积分,向更高的爵位和更早的退休发起冲击。

普及这套制度,耗费了整整一年。

各地官员焦头烂额,统计人口,划分行业,计算平均值,反复宣讲,处理纠纷。

有人兴奋,有人怀疑,有人观望。

但南越中枢的决心无比坚定。

当历史的车轮滚入公元202年,三郡之地终于全面踏入了“天工爵位”铺就的轨道。

玩家群体也被纳入了这个体系,只是他们的贡献积分会直接折算成更直观的地球币返还。

有人觉得新奇有趣,积极参与种田、修路、甚至体验挑粪(当然有特殊防护),赚取外快。

也有人觉得约束过多,或积分兑换地球币的比例不够诱人,选择了离开。

南越对此态度开放:来去自由,但留下,就必须在规则内运转。

官员的选拔与考核也融入了积分精神。

上任前需通过墨家与玄墨道联合制定的基础能力考核。

上任后,其治理成效直接与当地百姓的认可度挂钩。

若被治下百姓集体评议为不合格,无论官职大小,必须调换岗位。

而“人大代表”的席位,则优先从获得“天工爵位”、在地方上德高望重者中推选产生,他们拥有了直接参与国政、表达民意的渠道。

社会风气也在被引导和塑造。

全国统一的婚丧嫁娶仪式被推行,禁止奢靡攀比,提倡庄重简朴。

一座座由国库出资兴建的学堂在城镇乡村拔地而起,三年基础义务教育强制推行,墨家弟子、儒生、乃至有一技之长的玩家,纷纷走上讲台。

更高级的技能学堂也同步开放,木工、冶铁、纺织、农技、算学……只要你想学,就有门路。

每个城池的中心地带,都矗立起风格简朴却庄严肃穆的“玄墨道”教堂。

这里不仅是宣讲墨家兼爱非攻、玄墨道平等互助思想的场所,更是实际的社会援助中心。

孤寡老人可以在此领取基本口粮,流浪的孩子能得到庇护和简单的教育,遭遇困境的家庭可以申请无息小额借贷。

信仰与互助,在这里紧密结合。

整个国家机器,此刻仍在巨大的投入中艰难运转,国库的赤字并未消失。

但一种奇异的、充满希望的力量在三郡的土地上流淌。

无论是田间挥汗如雨的老农,学堂里朗朗读书的孩童,还是工坊中敲打铁器的匠人,甚至刚刚清理完街道的挑粪夫,他们的眼神深处,都燃烧着一种名为“相信”的光芒。

他们相信,只要沿着这条“天工”之路走下去,终将抵达那个描绘中的图景。

一个没有攀比、没有因金钱物质带来的巨大鸿沟、人人都有权利享受优质物质生活的“和谐社会”。

物价被国家牢牢调控,即便是精美的丝绸、玉器这类“奢侈品”,其定价也被限制在平民通过努力能够企及的范围,杜绝了炫耀性消费和巨大的阶层落差。

良性的奖励制度,催生着良性的竞争。

人们努力,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在恐惧中被压榨。

由国家统一规划、墨家设计建造的大量实用民居,价格低廉,普通家庭几年的积蓄便可购买,也可以申请宅基自由建设。

赚了钱,不必像过去那样拼命积攒以防灾病养老,可以放心地买些好吃的,添件新衣,给孩子买本好书。

因为背后有积分,有爵位,有那个越来越清晰的养老保障托底。

医馆里,穿着素净白衣的医师,按着统一的价目表收费。

治好一个头疼脑热的小病,获得几点积分。

成功救治一个垂危的重症,则能获得可观的积分和额外的嘉奖。

而那些因战乱或先天而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被纳入了这张由积分织就的大网之中。

他们由地方玄墨道教堂登记造册,每月领取足以糊口的基本供给,真正实现了“大爱无疆”的承诺——只要你是南越认可的子民,国家就不会抛弃你。

夕阳的余晖洒在刚刚铺就的宽阔官道上,将劳作一天归家的人群身影拉得很长。

一个卖猪肉的,和旁边刚从学堂下课、抱着书本的年轻书生并肩走着,随意地聊着天。

他们胸前的衣襟里,或许都揣着记录今日贡献的积分竹筹,大小不同,代表的“贡献”不同,但竹筹的质地和背后代表的机会与尊严,并无二致。

路,在尸象不知疲倦的脚步和墨家的巧思下,正坚定地向前延伸。

国,在这套看似繁复却充满平等希望的积分体系下,正悄然重塑着它的筋骨与灵魂。

亏损的国库数字之下,是无数被点燃的心和指向同一个方向的努力。

南越的这场社会实验,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轰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