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三大本卷宗 (1 / 1)
爱看小说网www.52kanxs.com
林纾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对于那些主观恶意、蓄意诈骗的,要坚决打击,绝不留情。但对于一些像那位老社长一样,因为不懂法、图省事、被别人误导而犯错的群众,我们的工作,更多地应该是教育和挽救。我们手中的权力,不仅有‘查处’的刚性,也应该有‘服务’的柔性。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罚倒多少人,而是为了扶持起更多的、真正干事创业的农民兄弟。”
话音落下,台下响起了一阵长久而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送给讲师林纾,更是送给他们自己心中那份被重新点燃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工作之余,尤其是在那些万籁俱寂的深夜,当办公室的喧嚣褪去,只剩下窗外零星的灯火与他桌上的一盏孤灯为伴时,林纾还是会习惯性地从档案柜最上层那个贴着“绝密”封条的格子里,取出那厚厚的三大本卷宗。
这三大本材料,是他那段职业生涯中最惊心动魄、也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时光的物质载体。它们的纸页,因为被无数次地翻阅,边缘已经微微泛黄卷曲,散发着一种尘埃与油墨混合的独特气息。
林纾总觉得,这气息里,藏着谎言被戳穿时的恐慌,藏着正义得以伸张时的释然,也藏着一个基层政治生态从混沌走向清明的艰难阵痛。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第一本卷宗的封面。封面之下,是整个案件的起点——那张被涂改过的、看似不起眼的联合收割机发票。
如今再看,那拙劣的涂改痕迹,就像一个罪犯在犯罪现场留下的第一个、也是最致命的一个脚印。林纾的眼前,会不自觉地浮现出李大壮在审讯室里,面对这张发票时,从嚣张跋扈到冷汗涔涔的表情变化。
他彼时彼刻的每一个微表情,每一次眼神的闪躲,如今都成了林纾反思讯问技巧与心理博弈的绝佳案例。
他翻开第二本,这里面,是山一般堆积的银行流水和财务账目。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在不懂的人看来是天书,但在林纾眼中,它们却是会说话的证据。
他能从一笔笔异常的资金流转中,“听”到李大壮和乡干部王某深夜密谋的声音;能从那些凭空捏造的“幽灵雇工”名单里,“看”到普通村民被蒙蔽、被侵犯的无辜面孔。这本卷宗,让他深刻地理解到,反腐工作,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一种如绣花针般细致入微的耐心。任何一个被忽略的小数点,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黑洞。
而第三本,也是最厚的一本,记录了从立案侦查到最终移交司法、法院判决的全过程。这里有对几十位村民的询问笔录,有王珂团队绘制的土地勘测图,有专案组无数次碰头会的会议纪要,最终,定格在那份盖着鲜红国徽的判决书上。定罪的法条是冰冷的,但林纾每次看到“追缴违法所得六十余万元,全额返还农户”这句话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温热的暖流。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回归,更是对公平与正义最朴素、最有力的确认。
合上卷宗,林纾会陷入长久的沉思。他不仅仅是在回顾案情,更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复盘和思想提炼。他意识到,办理一个案子,其价值绝不应止于惩罚几个罪犯。
案子本身,是一个绝佳的“病理切片”,它完整地暴露了基层治理体系在某个环节上的“病灶”所在。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他的职责,不仅是切除病灶的外科医生,更应该是研判病理、开出防范药方的“防疫专家”。
于是,他把这些夜深人静时的心得与体会,逐字逐句地写进了自己的工作总结里。这份总结,早已超越了一般述职报告的范畴,更像是一篇关于基层微腐败治理的深度研究论文。
他写道:“‘西郊村案’的根源,在于‘三个失守’:一是权力监督的失守,让村级权力过度集中,成为‘一霸手’;二是制度执行的失守,让惠农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被‘截流’;三是群众知情权的失守,让本应最了解情况的村民,成了‘局外人’。因此,我们的治理之道,必须对症下药,重建‘三道防线’:以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重构权力制衡的防线;以技术赋能和流程再造,筑牢制度执行的防线;以信息公开和渠道畅通,激活群众监督的防线……”
这篇文章,后来在市纪委的内部刊物上发表,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而它带给西郊县的,则是更为深远和实在的影响。
这个案子,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普法教育”,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涟漪效应。过去,村民们对补贴政策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上面给钱”的模糊概念里,至于给多少、怎么给、给谁,很多人都是一笔糊涂账。而现在,经过案件的曝光和新制度的宣传,他们对政策的了解,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具体。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那根“维权”的弦,被拨响了。他们开始明白,补贴不是恩赐,而是他们应得的权利;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沉默不是金,而是对不公的纵容。
这种变化,林纾在一次下乡回访时,感受得尤为真切。
那天,他没有提前通知任何人,独自开车来到了西郊村。他想看看,这个曾经的“风暴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恢复得怎么样了。
车子刚在村委会门口停下,就有眼尖的村民认出了他。“这不是纪委的林主任吗?”一声招呼,立刻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
让林纾意外的是,这些村民的眼神里,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戒备和疏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亲切和信赖。
还没等他走进村委会,正在田边忙活的李二明,就扔下手里的农具,快步走了过来,黝黑的脸上绽放出质朴的笑容:“林主任,您可来了!快,到家里坐会儿,喝口水!”